时间: 2025-04-27 12:1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6:45
咏王右丞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右丞笔通妙,阮籍思玄虚。
独画来东平,倒冠醉乘驴。
力顽不肯进,俛首耳前驱。
一人牵且顾,一士旁挟扶。
捉鞍举双足,闭目忘穷途。
想像得风度,纤悉古衣裾。
玉骨化为土,丹青终不渝。
而今几百岁,乃有胡公疏。
买石遂留刻,渍墨许传模。
白黑就髣髴,毫芒辨精粗。
千古畜深意,终朝悬座隅。
谁谓盈尺纸,不惭云雾图。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王右丞(王维的别号)的敬仰。王右丞的笔法通透而奇妙,像阮籍一样追求玄虚的思想。他独自描绘东平的美景,醉酒骑驴,意态洒脱。他的才华虽不愿被世俗所拘束,心中却早已明白前路。身旁有人牵引他,一位士人陪伴左右。虽然他闭目沉思,却不觉已走入穷途,仿佛能想象出古人的风范与衣裳。他的骨骼虽化为尘土,但他的画作永不改变。时至今日,经过数百年,仍有人如胡公般传承他的艺术。有人买石留刻,浸墨以求传承。纸上黑白相间,毛笔的细微之处也能分辨出精细与粗糙。千古以来,他的深意被人们铭记,常常悬挂在座位的一角。谁说一尺纸无法表达情感,不以云雾为耻。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香溪,宋代诗人,擅长古体诗,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题材。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梅尧臣对王维的追思与敬仰之情,反映出对古代文人风范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艺术传承的思考。
梅尧臣的《咏王右丞》是一首充满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与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对王维的笔法和风度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文人气质的向往与自我反思。开篇提到“右丞笔通妙”,意在强调王维的艺术才华,接着用“阮籍思玄虚”来暗示王维的作品中蕴含的深奥哲思。随后,诗人描写了王维醉酒时的洒脱态度,表现出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
诗中的描写不仅仅是对王维的赞美,更是对艺术的思考。王维的“玉骨化为土,丹青终不渝”,表达了艺术对于时间的超越与永恒。梅尧臣用“几百岁”来强调时间的流逝,但艺术的价值却始终存在,正如胡公对王维的传承。最后,诗人感慨“盈尺纸”所承载的深意,展现了他对诗词的热爱与执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呈现了一个诗人对艺术的尊重与对古人风范的追求,是对传统文化的赞美与继承。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王维的崇敬,强调艺术的永恒与文人的风范,探讨了艺术如何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呼唤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传承。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王右丞的笔法被比作哪位文人的思想?
诗中提到的“胡公”指的是谁?
“玉骨化为土,丹青终不渝”表达了什么思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王维的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对山水与文人的不同表现。王维的诗多表现自然与哲思,而梅尧臣则更注重对文人风范的赞美和传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