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为黄龙心禅师烧香颂三首

《为黄龙心禅师烧香颂三首》

时间: 2025-04-28 02:25:14

诗句

老师身今七十六,老师心亦七十六。

梦中沈却大法船,文殊顿足普贤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25:14

原文展示

为黄龙心禅师烧香颂三首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老师身今七十六,
老师心亦七十六。
梦中沈却大法船,
文殊顿足普贤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黄龙心禅师的敬仰和感慨。诗中提到,禅师的身体虽然已七十六岁,但他的内心依然如故,保持着年轻的状态。然而,梦中却沉入了大法船,令人感到悲伤,文殊菩萨为此感到痛惜,普贤菩萨也为之流泪。

注释

  • 老师:指的是黄龙心禅师,尊称。
  • 七十六:年岁,体现禅师的高龄。
  • 梦中:暗指禅师的境界与内心,可能是指修行中的领悟。
  • 沈却:沉没,消逝,意味着一种失落或悲痛。
  • 大法船:象征着大乘佛教的教义,禅师的修行之路。
  • 文殊:文殊菩萨,智慧的象征。
  • 普贤:普贤菩萨,代表实践和道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以词、诗、书法著称,尤其在诗歌上受到王安石的影响,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黄庭坚对黄龙心禅师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诗中流露出对老年修行者的敬意以及对生命的感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禅宗的崇拜和对高僧的尊重。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表现了对黄龙心禅师的敬仰之情。首句“老师身今七十六”便直接引入了禅师的高龄,暗示了其在修行道路上的坚持与付出。“老师心亦七十六”则揭示了禅师心态的恒定与深邃,表现了他对佛法的执着与追求。接下来的“梦中沈却大法船”通过梦境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失落感,仿佛禅师在修行的旅途中遇到了挫折。最后一句“文殊顿足普贤哭”,则是通过文殊和普贤菩萨的反应,体现了对禅师心灵困境的悲痛与同情,传达出一种超越生死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的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禅宗的理解以及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诗中对比与反转的手法,使得情感层次分明,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师身今七十六:直接交代时间背景,表示禅师的年纪。
  2. 老师心亦七十六:强调内心的成熟和智慧,与生理年龄形成对比。
  3. 梦中沈却大法船:暗示禅师在修行途中遇到的挫折,梦境的象征意义。
  4. 文殊顿足普贤哭:通过神灵的反应,表达对禅师遭遇的惋惜。

修辞手法

  • 对比:身体与心灵的年龄对比,体现出内在修行的意义。
  • 象征:大法船象征着修行的道路,文殊和普贤则象征着智慧和实践的结合。
  • 拟人:文殊与普贤的情感反应,使得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诗歌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高龄修行者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修行和生命意义的思考。通过对禅师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对智慧与坚持的赞美,也隐含了对生命脆弱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师:象征智慧与引导。
  • 大法船:象征修行的道路与佛教教义。
  • 文殊与普贤:象征智慧与实践,代表佛教的理想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黄庭坚的“老师”指的是谁?
    A. 自己
    B. 黄龙心禅师
    C. 文殊菩萨
    D. 普贤菩萨

  2. 填空题:诗中提到“老师身今____”,表示禅师的年龄。

  3. 判断题:诗中“文殊顿足普贤哭”表达了对禅师的惋惜。 (对/错)

答案

  1. B
  2. 七十六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诗作,表达了对人生和故乡的思考。
  • 《赠汪伦》:李白的另一首诗,展示了友谊与人生的感悟。

诗词对比

  • 《岳阳楼记》(范仲淹)与《为黄龙心禅师烧香颂三首》都在探讨人生哲理,但前者更注重对历史的反思,而后者则聚焦于个人的修行与内心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年谱》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杂曲歌辞 太行苦热行 昭阳曲 重阳日鄂城楼送屈突司直 赠秦系 过郑山人所居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 寒釭 江中晚钓,寄荆南一二相识 馀干旅舍 送朱山人放越州,贼退后归山阴别业 将赴南巴,至馀干别李十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疾首蹙额 用字旁的字 辂车 窠棚 黄牛 乙字旁的字 大好河山 暑衣 引线穿针 病字头的字 皿字底的字 忍俊不禁 若张火伞 逍遥楼 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爻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