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5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9:46
望钟山
叠嶂盈门实,虚看满座云。
凭阑松气湿,俯扆篆烟伸。
莺啭声来耳,风催馨袭人。
近山佳景盛,彤殿尽良臣。
这首诗描绘了钟山的壮丽景色,门外层峦叠嶂,真切而美丽。虽然云雾缭绕,却似乎在眼前平铺开来。站在栏杆边,松树的气息湿润而清新,俯瞰着烟雾缭绕的山峦。黄莺的鸣叫声传入耳中,微风送来花香,令人陶醉。近处的山景格外美丽,彤殿中良臣满座,尽显朝廷的繁荣。
作者介绍:朱元璋(1328-1399),明代开国皇帝,年号洪武。他自农民起义中崛起,建立明朝,致力于削弱权臣的权力,重视农业和经济发展,留下了较为丰富的诗词作品,风格朴素而有力。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朱元璋统治时期,反映了他对国家兴盛的自豪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钟山作为南京的名山,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长治久安。
《望钟山》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国家的期望。诗中,朱元璋通过描绘钟山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自己对政治理想和自然景观的双重思考。开篇的“叠嶂盈门实”,生动地描绘了山峦重叠的壮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仿佛置身于钟山的怀抱。而“虚看满座云”则表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似乎在说山外的云雾虽美,却不及眼前的实景。
接下来的“凭阑松气湿,俯扆篆烟伸”,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松树的清香和烟雾缭绕使人感到宁静与舒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品味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莺啭声来耳,风催馨袭人”则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的和谐美,鸟鸣和微风中传来的花香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图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愉悦。
最后两句“近山佳景盛,彤殿尽良臣”则将自然景色与国家政治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繁荣和朝政清明的期望。整首诗在清新的自然描写中蕴含了深厚的政治理想,体现了朱元璋作为皇帝的责任感与理想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钟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国家繁荣的期盼。诗中蕴含着对政治清明和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展现了朱元璋作为帝王的责任感与理想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主要景象是什么?
A. 山水
B. 城市
C. 江河
答案:A
“风催馨袭人”中“馨”指的是什么?
A. 花香
B. 食物
C. 音乐
答案:A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着国家的繁荣?
A. 叠嶂
B. 彭殿
C. 莺啭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