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怀保宁聪老

《怀保宁聪老》

时间: 2025-05-07 10:12:18

诗句

秣陵一见叹魁梧,每恨斯人不业儒。

几度剧谈俱抵掌,有时大醉劝留须。

探梅尚忆陪山屐,煨芋何因共地炉。

我已休官师退院,肯来林下卓庵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12:18

原文展示

怀保宁聪老
作者:刘克庄

秣陵一见叹魁梧,每恨斯人不业儒。
几度剧谈俱抵掌,有时大醉劝留须。
探梅尚忆陪山屐,煨芋何因共地炉。
我已休官师退院,肯来林下卓庵无。

白话文翻译

我在秣陵见到你时不禁赞叹你的魁梧身材,心中却又遗憾你没有成为一名儒生。我们几度畅谈时总是志同道合,偶尔大醉时更是劝你留宿。回想起一起探梅时的情景,我还记得你陪着我走山路的情景,煨芋的缘由也是因为我们共同围坐在地炉前。我已经辞去官职,退隐到山林中,难道你不愿意来我的小庵聚聚吗?

注释

  • 秣陵:古地名,今南京一带。
  • 魁梧:形容人高大壮实。
  • 业儒:指从事儒家学术,成为儒生。
  • 剧谈:激烈而深入的谈话。
  • 抵掌:形容热烈的赞同或共鸣。
  • 探梅:指冬春之际去赏梅。
  • 煨芋:指用火煮芋头,一种食物,通常在冬季食用。
  • 退院:辞去官职,隐居于山林。
  • 卓庵:小庵,指简陋的居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天游,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风格雄浑,语言精炼。刘克庄在诗歌中经常表现出对友人的怀念与敬重,这在他的许多作品中均有体现。

创作背景

《怀保宁聪老》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动乱之际。刘克庄在政治上遭遇挫折,辞官隐居,内心更加渴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度闲暇时光,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怀保宁聪老》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气息。首联“秣陵一见叹魁梧”,开篇便引出对友人的赞美,展现出他对朋友身材的欣赏,而后又流露出对其未能成为儒生的惋惜,传达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回忆了与朋友的几次相聚,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温馨的场景,展现了他们志趣相投的亲密关系。而“探梅尚忆陪山屐,煨芋何因共地炉”,则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让人感受到他们在一起时的快乐与和谐,仿佛回到了那无忧无虑的日子。

最后两句“我已休官师退院,肯来林下卓庵无”,诗人虽已隐居,但仍希望友人能够与他共聚林中,享受简单而宁静的生活。这不仅是对友谊的期待,也是对人生选择的深刻反思。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读来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秣陵一见叹魁梧:在秣陵地区第一次见到朋友,感叹他的体态魁梧。
  2. 每恨斯人不业儒:每次见到他都感到遗憾,他没有成为一名儒生,未能追求更高的理想。
  3. 几度剧谈俱抵掌:我们几次深入交谈,彼此十分投合。
  4. 有时大醉劝留须:有时喝醉酒时,劝他留宿。
  5. 探梅尚忆陪山屐:回想起一起去看梅花时,他陪着我走山路。
  6. 煨芋何因共地炉:我们围坐在地炉旁煨芋,分享温馨的时光。
  7. 我已休官师退院:我已经辞去官职,隐居于山林。
  8. 肯来林下卓庵无:你愿意来我的小庵一起聚聚吗?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煨芋何因共地炉”,形式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魁梧”形容友人的形象,生动而直接。
  • 细节描写:如“探梅尚忆陪山屐”,通过细节让人感受到画面感和温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人生理想的思考。诗人在反思个人选择的同时,也渴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享受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洁和友谊,代表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地炉:象征温暖与亲密,体现了人际间温暖的交流。
  • 山屐:代表着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暗示了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秣陵一见叹魁梧”中的“魁梧”指的是:
    A. 瘦弱
    B. 高大壮实
    C. 矮小
    D. 美丽

  2. 诗人希望朋友来林下聚会,是想表达:
    A. 对友人的依赖
    B. 对隐居生活的享受
    C. 对庙宇的向往
    D. 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3. “煨芋何因共地炉”中的“煨芋”主要体现了:
    A. 朋友间的分享与亲密
    B. 厨艺的高超
    C. 饮食文化的丰富
    D. 冬天的寒冷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王之涣的作品,表达了对离别友人的依依不舍。
  • 《静夜思》:李白的名作,充满了对于故乡和友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早发白帝城》(李白)与《怀保宁聪老》主题相似,都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的感悟。李白的诗中更强调旅途的壮阔,而刘克庄则更注重日常生活的细腻与温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定光梅开仆以病未能往观亦缘此辞闾丘之约今 蓦山溪 晓出响应山过静林道中奉寄琳老 虞美人(官妓有名小者,坐中乞词) 与郑汉详饮石桥山 次韵王宣义见过夜饮四绝 雨中采石菖蒲 新酒熟奉怀曹使君 浣溪沙 虞美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邑字旁的字 随波逐浪 包含谪的词语有哪些 适志 外结尾的成语 侍从 麦字旁的字 鲸波鼍浪 不知其子视其父 一曲阳关 弋字旁的字 里字旁的字 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捉鬼卖钱 包含簪的词语有哪些 克字旁的字 千载流芳 淳于 五卅运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