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2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26:23
狐鸣工作崇,鸦噪每为凶。鲁观初尸罪,丘门永削踪。谋身真有窟,凿趾欲无墉。力击延龄去,堂堂似亢宗。
狐狸的鸣叫声使得工作更加繁忙,乌鸦的喧闹总带来凶兆。鲁国的观念最初是为了惩罚罪过,而丘陵的门口却永远消失了踪影。谋划生存确实有其隐秘的处所,想要挖掘根基却又无从着手。努力追求延年益寿,气势如同亢宗一样高昂。
作者介绍:刘克庄,宋代著名诗人,字仲明,号梅溪,生于北宋末年,卒于南宋初年。他的诗风豪放,形式多样,常常借古讽今,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与批判。他通过狐鸣、乌鸦等意象,表达对未来的不安与对历史的反思。
这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极具特色,通过动物的鸣叫声与凶兆的联系,传达出一种紧迫的社会氛围。开头两句“狐鸣工作崇,鸦噪每为凶”通过动物的形象寓意人们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难以安生,工作变得艰难而繁重。接下来的“鲁观初尸罪,丘门永削踪”则是一种历史的追溯,表现出对过去法律与道德的反思,尤其是对鲁国文化的批判,提示人们要警惕历史的重演。
后面几句“谋身真有窟,凿趾欲无墉”则转向个人的生存困境,隐喻人生的无奈与困惑,表现出对生存的深切思考。最后的“力击延龄去,堂堂似亢宗”则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表达了希望与力量,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依然希望能延续生命,追求更高的理想与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拟人(如狐鸣、鸦噪),对仗工整的句式,富有节奏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个人生存与理想追求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未来的期待,体现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动物有哪几种?
a) 狐狸,乌鸦
b) 鹰,鸽子
c) 狗,猫
“丘门永削踪”中的“丘门”象征什么?
a) 事业
b) 隐秘的生存状态
c) 遗忘的历史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a) 对未来的恐惧
b) 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理想的追求
c)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