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4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47:28
虞美人草
彭城高会日置酒,
猴冠犹在妇人手。
仓皇垓下已重围,
四面悲吟杂刁斗。
当年举佩不倒戈,
到此空余慷慨歌。
虞兮反袂交淹泣,
欲幸从兮可奈何。
怨入青芜知几岁,
舞恨摇芳无别意。
妾身恨不事英雄,
果是英雄安有泪。
在彭城高会举办的日子里,饮酒欢庆之时,
那猴头冠还在女人的手中把玩。
仓皇的战场上已经被重重包围,
四面传来悲吟声与兵器相撞的声音。
当年我佩剑出征时坚决不倒戈,
如今只剩下空洞的慷慨之歌。
虞姬啊,你何以反袂泪流满面,
想要追随你的人啊,奈何我无能为力。
怨恨在青葱的芜草中已几度岁月,
舞动的恨意摇曳着芳香却无他意。
我恨自己不曾辅佐英雄,
真是英雄又怎会流泪呢。
作者介绍:陈郁,宋代诗人,生平鲜有详细记载,以其诗作见长,作品多关注历史与个人情感,风格多变。
创作背景:此诗的创作背景或与历史上的楚汉争霸相关,表达了对虞姬的悲悯与对英雄的怀念,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虞美人草》是一首感情深沉、意象丰富的作品,诗中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追忆,体现了对美人虞姬的深刻同情和对英雄项羽的怀念。开头以“彭城高会”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历史的场景,营造出悲壮的氛围。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通过对话和叙述,揭示了虞姬对项羽的无尽思念和无法挽回的悲剧命运。
在情感层面上,诗人不仅抒发了对个人情感的追求与渴望,更反映了对英雄理想的追问与思考,“妾身恨不事英雄”这一句道出了女性在历史洪流中所承受的无奈与悲伤。整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人性深处情感的探讨,表现出深邃的哲理与对人生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对仗、排比等手法,增强了诗的音乐性和情感的表达。比如“怨入青芜知几岁”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使得情感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情感基调悲凉、苍凉。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猴冠”象征什么?
A. 权贵
B. 战争
C. 爱情
“妾身恨不事英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英雄的崇拜
B. 对自己无能的懊悔
C. 对历史的疏远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