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3:06
江城子·一钩新月下庭西
作者: 吕胜己 〔宋代〕
一钩新月下庭西。绣帘低。漏声迟。
小宴幽欢,依约似当时。
娇盼注人都不语,眉黛蹙,鬓云敧。
街槐阴下玉骢嘶。苦相催。醉中归。
可惜明朝,秋色满东篱。
只恐又成轻别也,情脉脉,恨凄凄。
在庭院西边,一弯新月高挂。绣帘低垂,漏水声缓慢。
小小的宴会中,幽静的欢聚,仿佛又回到当年的情景。
她娇羞地注视着我,却无言以对,眉头微蹙,鬓发轻垂。
街上的槐树下,玉骢马嘶鸣,催促着我归去。
可惜明天,秋天的色彩将满布东篱。
只怕又要轻易地分别,情意绵绵,怨恨凄凉。
作者介绍:
吕胜己,字景山,号澄江,宋代词人,生活于北宋时期,作品以情感细腻和意境深远著称。他的词风婉约,常常表现个人的情感体验,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的交织。词中通过描绘月夜、宴会等情境,反映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
《江城子·一钩新月下庭西》是一首充满婉约情感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在月下庭西的幽静夜晚所感受到的复杂心情。词的开头以“一钩新月”引入,既描绘了清幽的夜景,又象征着希望与新的开始。随着词句的展开,绣帘低垂,漏声缓慢,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人与自然浑然一体。
在这个小宴的场景中,词人不仅回忆往昔的欢聚,更在细腻的描写中表现出内心的苦涩与无奈。娇盼的目光、微蹙的眉头,充满了情感的张力,暗示了对彼此感情的深切与难舍。尤其是“只恐又成轻别也,情脉脉,恨凄凄”一句,直白地表达了对分别的恐惧与对情感的惆怅,情感深化至此,令人唏嘘。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十分讲究,月亮、绣帘、漏声等元素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夜景画卷,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立体与丰富。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吕胜己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结合,展现了宋代词人的艺术风采与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着离别与怀念的主题展开,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未来分离的惆怅,情感深刻而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新月”象征什么?
词中“街槐阴下”描绘的环境给人什么感觉?
“情脉脉,恨凄凄”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吕胜己的《江城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但是吕胜己的词更侧重于离别的忧伤,而李清照则更注重于细腻的情感描绘,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