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2:0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2:03:35
再赋流觞亭
仙山游观甲寰瀛,不比人间自雨亭。
歌断瑶池云杳杳,酒行金谷水泠泠。
珠帘卷雨惊秋近,罗袜凌波笑客醒。
月下佩环声更好,应容挥尘伴公听。
在仙山游观中,仿佛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之间,这里并不像人间的雨亭那样平凡。瑶池的歌声已经断绝,云雾缭绕,显得那么遥远;金谷的美酒在清澈的水中流淌,声声悦耳。珠帘轻卷,雨声惊醒了即将到来的秋天,罗袜轻踏波涛,笑声传到客人耳边,使他们苏醒。月下佩环的声音更显得动听,似乎应该轻轻挥动尘埃,伴随朋友倾听。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南宋著名词人,擅长小令,风格清丽,情感细腻。他的词作多表现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感悟,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再赋流觞亭》创作于秦观游览流觞亭时,借游览之景抒发对逝去岁月的感慨,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这首诗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反映了士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我情感的寄托。
这首诗以流畅的笔触描绘出一个如梦似幻的仙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友谊的珍视。开头的“仙山游观甲寰瀛”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诗人似乎在此寻求一种逃避现实的安慰。在瑶池与金谷的描写中,诗人运用意象将酒与歌的愉悦感传递至读者,营造出一种轻松欢快的氛围。尤其是后半部分的描写,通过细腻的动作刻画和丰富的声音描写,生动展现了游览中的欢乐场景。最后的“月下佩环声更好”,则用自然的景象与人文的情感相结合,传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珍贵记忆。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更蕴含了深厚的人情味,令人倍感温馨。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友谊的珍重,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诗中提到的“瑶池”主要象征什么?
a) 物质财富
b) 仙境与纯洁
c) 历史遗迹
"珠帘卷雨"中的“珠帘”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a) 代表财富
b) 增强画面美感
c) 描绘秋天的到来
诗人通过哪些手法来增强诗的韵律感?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与苏轼的《水调歌头》相比,秦观的《再赋流觞亭》更侧重于描绘细腻的情感与景物的和谐,而苏轼则更强调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两者在表达方式上各有特色,但均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