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0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00:53
仙翁看月三百秋,江波日去月不流。肯因炎尘暝空阔,直与江月同清幽。苍梧云气眉山雨,玉箫三年无今古。九天雨露蛰蛟龙,琅玕长凭清虚府。
仙翁在月下观望了三百个秋天,江水在日子变迁中流淌,而月亮却不曾移动。难道是因为尘世的炎热,使得天空显得格外宽广,所以我愿意和江中的月亮一起保持那份清幽。苍梧山的云气和眉山的细雨交织,玉箫演奏了三年,似乎没有过去与未来。九天之上,雨露滋养着蛟龙,琅玕藤长久依偎在那清静的府邸。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词人,以其婉约派词风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尤其是对爱情和自然的感悟。
《江月楼》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内心追求的矛盾时期。诗人通过描写月夜江水的景象,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纷扰的逃避。
《江月楼》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与人内心情感的诗作。诗中,秦观通过“仙翁看月三百秋”引入了一个长久的时间概念,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月亮的永恒。江水日去月不流,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后半部分的描写则更富于想象和哲理,特别是“肯因炎尘暝空阔,直与江月同清幽”一句,流露出诗人对世俗繁杂的厌倦,以及渴望与自然同化、保持内心清静的心愿。
诗中涉及的地名和意象,如“苍梧云气”、“玉箫”,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然的美感。整首诗通过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自我的深刻思考,渗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感。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以及对纯净生活的渴望,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中提到的“仙翁”指的是谁?
“江波日去月不流”表现了什么主题?
诗中“琅玕”象征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