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1:3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1:39:15
连绵千树俨游龙,不是眠烟便舞风。
底笑落残飞絮后,满江秋叶罥芙蓉。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连绵的柳树,像游龙一样生机勃勃。它们并不是在烟雾中沉睡,就是在风中舞动。诗人感叹,柳树在落下的残絮之后,依然美丽,江面上满是秋叶,仿佛与芙蓉花交织在一起。
本诗描绘的柳树,常常与春天、柔美、婉约的意象联系在一起,象征着生机和生命的延续。柳树在中国文化中有悠久的历史,常用来表现离愁别绪。
作者介绍:黎遂球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政治动荡的时期。他的诗风细腻、柔美,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一个秋天,诗人可能是在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柳树的柔美之际,表达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这首诗以柳树为主线,展现了秋天的自然景色。诗的开头“连绵千树俨游龙”便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受,柳树不仅仅是静止的植物,而是充满生命力的存在,仿佛在空中翩翩起舞。这种形象的比喻,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活力。而接下来的“不是眠烟便舞风”,则进一步强化了柳树的动态特征,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状态,给人以愉悦的感受。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秋天景色的描绘,提到“底笑落残飞絮后”,不仅是对秋天的感叹,也是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在满江秋叶与芙蓉花的交织中,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和谐美,那是生命与自然的交融,令人倍感温暖。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柳树的生机与秋天的萧瑟,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它让人们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思考生命的无常。
诗词测试:
“连绵千树俨游龙”中的“游龙”比喻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底笑落残飞絮后”意在表达什么?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