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1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19:34
千载姑苏送客时。金昌亭畔柳如丝。于今一树无人种,怕与春风管别离。
在姑苏送别客人的时光已经过去千年。金昌亭旁的柳树如丝般柔美。如今这棵树再无人去栽种,恐怕只能与春风一同告别。
本诗中提到的“姑苏”和“金昌亭”都是与古代文人雅士有关的场所,常被用来送别友人。柳树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离别,春风则进一步强调了此刻的感伤情绪。
黄省曾,明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感悟。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游离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送别场景,表达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这首《杨柳枝词四首》其二,通过描绘送别场景与柳树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离别的深切感受。开头一句“千载姑苏送客时”,不仅点明了时空背景,还勾起了对历史的追溯。金昌亭的柳树“如丝”,在细腻的描写中,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柔美,同时也暗含着送别的愁苦。最后两句则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怅惘,指出如今的柳树无人栽种,象征着人情冷暖与时间的无情。通过对比,诗人将昔日热闹与今日冷清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深刻反映了个人情感与历史沧桑的交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送别和柳树的意象,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离别的深情眷恋,反映了人对美好瞬间的珍惜和对孤独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姑苏”指的是哪个城市?
“柳如丝”中的“丝”主要形容什么?
诗中“无人种”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