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杨柳枝词四首 其二

《杨柳枝词四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7 13:19:34

诗句

千载姑苏送客时。

金昌亭畔柳如丝。

于今一树无人种,怕与春风管别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19:34

原文展示:

千载姑苏送客时。金昌亭畔柳如丝。于今一树无人种,怕与春风管别离。

白话文翻译:

在姑苏送别客人的时光已经过去千年。金昌亭旁的柳树如丝般柔美。如今这棵树再无人去栽种,恐怕只能与春风一同告别。

注释:

  • 千载:千年,形容时间久远。
  • 姑苏:指苏州,古称姑苏,是著名的风景城市。
  • 金昌亭:古代亭子名,可能与送别有关的地点。
  • 柳如丝:形容柳树的枝条柔软细长,像丝绸一样。
  • 无人种:无人再去栽种,表现出一种凋零和孤独的感觉。
  • 春风管别离:用春风来象征离别,表现对离别的惧怕。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姑苏”和“金昌亭”都是与古代文人雅士有关的场所,常被用来送别友人。柳树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离别,春风则进一步强调了此刻的感伤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省曾,明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游离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送别场景,表达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杨柳枝词四首》其二,通过描绘送别场景与柳树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离别的深切感受。开头一句“千载姑苏送客时”,不仅点明了时空背景,还勾起了对历史的追溯。金昌亭的柳树“如丝”,在细腻的描写中,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柔美,同时也暗含着送别的愁苦。最后两句则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怅惘,指出如今的柳树无人栽种,象征着人情冷暖与时间的无情。通过对比,诗人将昔日热闹与今日冷清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深刻反映了个人情感与历史沧桑的交织。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千载姑苏送客时”:指在姑苏城,送别友人已经过去了千年,时间的流逝让人感慨。
    2. “金昌亭畔柳如丝”:描绘金昌亭旁的柳树,细长如丝,生动展现了柳树的柔美。
    3. “于今一树无人种”:表达现状的孤寂,说明这棵柳树再也无人去栽种,暗含离别的孤独感。
    4. “怕与春风管别离”:用春风来象征离别,表达了对失去的恐惧和对过去的怀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柳树“如丝”,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柳树的柔软。
    • 拟人:将春风与别离联系,赋予春风以情感,使得离别更具感伤。
    • 对仗:整首诗语言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送别和柳树的意象,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离别的深情眷恋,反映了人对美好瞬间的珍惜和对孤独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柳树:象征离别和愁苦,代表着柔情与脆弱。
  • 春风:象征温暖与生机,但在此处却与别离相连,暗示着春天的美好与离别的痛苦并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姑苏”指的是哪个城市?

    • A. 南京
    • B. 苏州
    • C. 杭州
    • D. 北京
  2. “柳如丝”中的“丝”主要形容什么?

    • A. 粗壮
    • B. 细长
    • C. 光滑
    • D. 颜色
  3. 诗中“无人种”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快
    • B. 失落
    • C. 愤怒
    • D. 安慰

答案:

  1. B. 苏州
  2. B. 细长
  3. B. 失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黄省曾的《杨柳枝词》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者都涉及离别与怀旧,但黄省曾更偏向于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个人情感,而李白则更加豪放,强调历史与个人命运的交织。

参考资料:

  • 《明代文学史》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典诗词》

相关查询

乌夜啼 乌夜啼 江城子(外舅作梅玻因寿日作此) 江城子(寿外姑外舅) 鱼游春水 画堂春 清平乐 清平乐 洞仙歌 其二 摸鱼儿 九日登姑苏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靣字旁的字 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四字头的字 盘歧 肀字旁的字 流程图 牛字旁的字 铣泽 熂爈 牵四挂五 叠床架屋 汗马勋劳 逸域 有奶便是娘 用字旁的字 面不改色 包含弹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