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卜算子·清凉台

《卜算子·清凉台》

时间: 2025-07-28 00:08:20

诗句

奇石破空来,幻此清凉界。

老树西风叶叶吹,人立斜阳外。

暮霭渐呈愁,远山悄横黛。

已御吴棉尚觉寒,绝壑生虚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0:08:20

原文展示:

卜算子·清凉台
作者: 陈家庆 〔清代〕

奇石破空来,幻此清凉界。
老树西风叶叶吹,人立斜阳外。
暮霭渐呈愁,远山悄横黛。
已御吴棉尚觉寒,绝壑生虚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凉台的景象:奇特的山石从空中突出,仿佛创造了一个清凉的世界;老树在西风中摇曳,树叶纷纷被吹落,诗人独自站在斜阳下。傍晚的雾霭渐渐升起,带来一丝忧愁,远处的山峦静静地横亘着,呈现出黛青色的轮廓。即使穿着暖和的吴棉衣物,仍然感到一丝寒意,深渊的空灵之音在耳边回荡。

注释:

字词注释:

  • 奇石:奇特的石头,象征独特的景致。
  • 破空:突兀地高出空中。
  • 清凉界:清凉的世界,指诗人所描绘的环境。
  • 老树:年长的树木,象征岁月的沉淀。
  • 西风:指夕阳西下时的风,带有萧瑟之意。
  • 暮霭:傍晚时分的雾气,给人一种忧愁的感觉。
  • :深蓝色或青黑色,形容远山的颜色。
  • 吴棉:指一种产自吴地的棉衣,代表保暖。
  • 虚籁:虚幻的乐声或回响。

典故解析:

  • 此诗描写的清凉台,可能是指古代文人雅士所喜欢的游览之地,常与清凉、宁静的意境联系在一起。诗中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内心的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家庆,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山水诗和咏物诗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融入对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对自然景象及心灵感受的追求。清凉台作为一个景点,吸引了许多文人雅士的游览,诗人在此抒发了对季节变化的感触及对自然的思索。

诗歌鉴赏:

《卜算子·清凉台》是一首具有浓厚自然情怀的诗作,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融入了个体的感受与情绪。开篇以“奇石破空来”引入,给人一种奇特壮观的视觉冲击,奇石仿佛直指天空,构建了一个超脱尘世的清凉境界。接着通过“老树西风叶叶吹”,展现了秋风的萧瑟,老树的摇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坚韧。诗人立于斜阳外,既是物理上的位置,也是心境的隐喻,暗示了对暮色的沉思。

“暮霭渐呈愁”一句,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氛围,仿佛在提醒读者时光的流逝与变幻。“远山悄横黛”的描绘富有层次感,远山如黛,静谧而深邃,增强了诗的意境。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虽穿着温暖的衣物,却仍感受到一丝寒意,这不仅是对气候的感受,更是对内心孤独与惆怅的真实写照。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奇石破空来”:奇特的石头高耸入云,仿佛从空中降临,给人一种惊艳的感觉。
  • “幻此清凉界”:创造出一个清凉的世界,表达宁静与避世的心境。
  • “老树西风叶叶吹”:老树在西风中摇曳,树叶纷飞,营造出秋天的萧瑟。
  • “人立斜阳外”:诗人独自站在夕阳之下,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感受。
  • “暮霭渐呈愁”:傍晚的雾霭升起,带来一阵忧愁的情绪。
  • “远山悄横黛”:远处的山峦静静地呈现黛青色,形成一种静谧的背景。
  • “已御吴棉尚觉寒”:即使穿着温暖的吴棉衣物,仍感到一丝寒意,暗示内心的寒冷。
  • “绝壑生虚籁”:深渊中回荡着空灵的声音,象征着孤独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奇石比作从空中降落的奇观,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 拟人:老树在西风中摇曳,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远山悄横黛”,对仗工整,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孤独与生命流逝的思考,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清凉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充满了对生活的哲理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奇石:象征独特与奇妙,代表自然的神奇。
  • 老树:象征岁月的积淀与生命的坚韧,带有历史的沉重。
  • 西风:象征秋天的来临,带有凋零与萧瑟之感。
  • 暮霭:象征时间的流逝,传递出一种忧愁的情绪。
  • 远山:象征遥远与宁静,带有哲理的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奇石破空来”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A. 奇特的石头
    B. 夕阳西下
    C. 秋天的树叶

  2. “老树西风叶叶吹”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萧瑟
    C. 宁静

  3. 诗中提到的“吴棉”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棉衣
    C. 一种食品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王维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津》——杜甫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中问答》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哲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 李白的《静夜思》则借月亮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陈家庆的孤独感有相似之处,但展现了更强烈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王维与自然诗》

这些书籍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典诗词的魅力及其文化背景。

相关查询

种葛篇 飞龙篇 杂诗 杂诗 杂诗 公宴诗 仙人篇 浮萍篇 情诗 君子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斧破斨缺 肉好 采字头的字 势结尾的成语 动之以情 日字旁的字 韋字旁的字 矫情饰行 乐极生哀 法眼通天 银海生花 正大不阿 而字旁的字 見字旁的字 树空 海宴河清 包含瞧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容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