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美人临江 午日遣怀

《美人临江 午日遣怀》

时间: 2025-04-30 05:27:14

诗句

枫江兰径层霾黑,何处招幽魄?

玄黄血黯野蒿腥。

龙吟声细细,独倚灶觚听。

流光蚀尽灵均梦,碣藓青无缝。

欲挥蒲剑斫空潭。

一天星历乱,花雨落毵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27:14

原文展示:

美人临江 午日遣怀
作者: 熊盛元

枫江兰径层霾黑,
何处招幽魄?
玄黄血黯野蒿腥。
龙吟声细细,
独倚灶觚听。
流光蚀尽灵均梦,
碣藓青无缝。
欲挥蒲剑斫空潭。
一天星历乱,
花雨落毵毵。

白话文翻译:

在黑暗的层霾中,枫江和兰径显得模糊不清,
哪里能招来我的幽魂?
那玄黄的血色使野蒿散发腥气。
细微的龙吟声响起,
我独自倚靠在灶边的酒杯上倾听。
流逝的光阴侵蚀了我梦中的灵魂,
青苔石头上无缝可寻。
我想挥舞蒲剑,斩断空潭的宁静。
天上的星星似乎乱了,
花雨纷纷落下,宛如毯子。

注释:

  • 枫江:指枫树生长的江边,象征秋天的萧瑟与美丽。
  • 兰径:兰花生长的小路,常用以指代幽静的环境。
  • 幽魄:指灵魂或幽灵,表达思念或孤独的情感。
  • 龙吟:比喻细微而低沉的声音,具有神秘感。
  • 蒲剑:古代的一种剑,象征着英勇与决断。
  • 空潭:象征静谧而空灵的境地,心灵的寄托。
  • 毯毯:形容花雨纷纷落下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盛元是当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而闻名。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尤其擅长描绘秋冬季节的景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午后的时分,诗人借助自然景观抒发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的怀念。诗中充满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世间美好事物的追思。

诗歌鉴赏:

《美人临江 午日遣怀》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与诗人内心的独白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状态。开篇的“枫江兰径层霾黑”描绘了秋天的苍凉与孤寂,黑霾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沉重与迷惘。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感到灵魂的孤独与无处归依,向往着一种深邃的宁静。

接下来的“龙吟声细细,独倚灶觚听”则展现了一种细腻的听觉体验,诗人像是与自然对话,试图通过声音寻找内心的安慰。流逝的光阴在这里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主题,“流光蚀尽灵均梦”揭示了时间对梦境的侵蚀,暗示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

最后的“欲挥蒲剑斫空潭”表达了诗人想要打破这种宁静的冲动,而“一天星历乱,花雨落毵毵”则营造出一种梦幻而又悲伤的意境,花雨的纷飞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失去的感伤。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枫江兰径层霾黑”:描绘了秋天枫江与兰径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深、神秘的氛围。
    • “何处招幽魄?”:表达了对灵魂寄托的无奈与渴望。
    • “玄黄血黯野蒿腥”:描绘了环境的阴暗与气味,增强了诗的悲凉感。
    • “龙吟声细细”:暗示了自然的细腻与诗人敏感的心灵。
    • “独倚灶觚听”:体现了孤独的自我反思。
    • “流光蚀尽灵均梦”:时间流逝对梦境的消磨,表露出对往昔的眷恋。
    • “欲挥蒲剑斫空潭”:想要打破宁静的冲动,象征着对现状的不满和追求变化的欲望。
    • “一天星历乱”“花雨落毵毵”:结尾处的意象,传达了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对现实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龙吟声细细”比喻自然的声音,形象生动。
    • 拟人:通过“流光蚀尽”赋予时间以生命,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整体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描绘与内心独白,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怀念,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诗意。

意象分析:

  • 枫江:象征着秋天的萧瑟与思考。
  • 兰径:代表幽静和内心的宁静。
  • 龙吟:隐喻自然的神秘与细腻。
  • 蒲剑:象征勇气与决断。
  • 空潭: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 花雨:象征美好瞬间的流逝与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枫江”主要象征什么?

    • A. 秋天的萧瑟
    • B. 春天的生机
    • C. 夏天的热情
  2. “龙吟声细细”中的“细细”强调了什么?

    • A. 声音的洪亮
    • B. 声音的细腻
    • C. 声音的模糊
  3. 诗中“欲挥蒲剑斫空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现状的满足
    • B. 想要打破宁静的冲动
    • C. 对自然的向往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熊盛元与李白的作品都在描绘自然,但熊盛元更注重内心的情感流露,而李白则常通过豪放的笔调抒发壮志豪情。
  • 在相似的秋天主题中,熊盛元的细腻与李白的奔放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词选》
  • 《当代诗人访谈录》
  • 《诗词鉴赏与创作》

相关查询

桃源篇 春送十四叔赴任渝州录事绝句(中字) 过隐者湖上所居 奉和陈阁老寒食初假当直从东省往集贤…寄张蒋二阁老 题亡友江畔旧居 送人使之江陵(赏字) 送正字十九兄归江东醉后绝句 李韶州著书常论释氏之理贵州有能公遗迹诗以问之 湖南观察使故相国袁公挽歌二首 其一 舟行见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笞杖 考识 四点底的字 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鬯字旁的字 包含惛的词语有哪些 小心在意 隆密 比字旁的字 电掣风驰 八字旁的字 通天达地 樵翁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乐极则悲 殳字旁的字 救熄 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