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0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0:23
如梦令·半世随波从众
作者: 王恽 〔元代〕
半世随波从众。
几被狙翁调弄。
富贵苦相谩,一枕槐根春梦。
春梦。春梦。
况复此身无用。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在半生中随波逐流,屡次被他人操弄的无奈与苦涩。对于富贵的追求感到无聊与痛苦,犹如一场春梦,梦醒时分,却发现自己毫无用处。
此词中提到的“春梦”常常用来象征虚幻的美好,预示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古代文人常用梦境来反映个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达对社会或人生的感慨。
王恽(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擅长词作。他的词风清新婉约,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在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的背景下,他以敏锐的观察力捕捉人生的无常与苦涩。
这首词写于元代,社会动荡,士人多有无奈,面对富贵的诱惑和人生的无常,许多文人感到迷茫和困惑。王恽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人生虚无的深刻反思。
《如梦令·半世随波从众》通过简单而富有深意的词句,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与无奈。开篇“半世随波从众”,道出了作者在生活中缺乏主见,随波逐流的状态,似乎在无意中被他人操控。紧接着“几被狙翁调弄”,则进一步强调了外界对个体的影响,表现出一种被动与无奈的情绪。
“富贵苦相谩,一枕槐根春梦”,这里的“春梦”象征着虚幻与短暂,富贵的追求不仅让人感到苦涩,而且也显得荒谬。“况复此身无用”,则是对自身价值的彻底否定,表达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与无力感。整首词在轻快的词调中却隐藏着沉重的情感,充分展现了王恽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与对人生价值的质疑。
整首诗揭示了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个体的无力感与对人生的反思,强调了人生追求富贵的荒谬与虚幻。
“半世随波从众”中的“随波”指的是什么?
词中“狙翁”象征什么?
“一枕槐根春梦”中的“春梦”象征什么?
答案:
王恽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通过“梦”来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但王恽更多强调个人的无力感,而李清照则渗透着对爱情的怀念与感伤。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