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1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15:56
原文展示:
枨橘甘酸各效能,南苞锡贡不同升。果中亦抱遗才叹,有客攀条气拂膺。
白话文翻译:
枨橘的甘甜与酸涩各有其功效,南方的果实被赐予贡品却未能同等提升。在这些果实中也蕴含着被遗忘的人才的叹息,有客人攀折枝条时,心中气愤难平。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1101-1147),字彦冲,号屏山,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此诗可能是在感慨人才被埋没的社会现象。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特定社会背景下,诗人感慨人才被埋没,通过枨橘的比喻,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才流失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枨橘的甘酸各效能,比喻人才的多样性和各自的价值。南苞锡贡不同升,暗示了社会对人才的不公和忽视。果中亦抱遗才叹,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被遗忘人才的同情和叹息。有客攀条气拂膺,则进一步以客人的气愤,抒发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枨橘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不公和人才流失的忧虑,表达了对被遗忘人才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枨橘”比喻什么? A. 人才的多样性 B. 社会的不公 C. 被遗忘的人才 D. 客人的气愤
“南苞锡贡不同升”暗示了什么? A. 社会对人才的不公 B. 人才的多样性 C. 被遗忘的人才 D. 客人的气愤
诗中的“遗才叹”表达了什么? A. 社会对人才的不公 B. 人才的多样性 C. 被遗忘的人才的叹息 D. 客人的气愤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