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4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1:06
贼逃歌
戈戟团团,鸟飞不过。
汝安逃兮,毒弩蛇矛。
平林之坳兮,君不见青衣来,狼兵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紧张的战斗场面:戈矛交错,敌人无法逃脱。你要从哪里逃呢?那些毒箭和蛇矛在等着你。在平坦的树林深处,你难道没有见到穿青衣的军队,他们正在展开攻击?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它所描绘的战斗场面与古代战争中的激烈冲突相呼应,表现了古代战士们在战斗中的绝望与勇气。
李梦阳,明代诗人,以侧重于描绘战争与人性冲突而著称。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富有浓厚的历史感和现实关怀。
《贼逃歌》创作于明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诗歌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存压力和对战争的深刻思考。
这首《贼逃歌》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将紧张的战斗场景呈现在读者面前。诗中以“戈戟团团”开场,立刻营造出一种严峻的氛围,仿佛战场的硝烟扑面而来。接着,诗人通过“鸟飞不过”来形容逃生的绝望,暗示战斗的激烈程度和逃跑的无望。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战争的无奈与悲哀,表现了人在生死存亡之际的紧迫感。
诗中再现了战士们面临的选择和困境,尤其是“汝安逃兮,毒弩蛇矛”一句,揭示了敌人布下的重重陷阱,使逃脱的希望愈发渺茫。“平林之坳兮,君不见青衣来”则暗示了敌军的逼近,营造出一种紧迫感,仿佛在提醒着人们危机的来临。
通过对战斗场景的描绘,李梦阳不仅反映了个人在战争中的处境,也向读者传达了一种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这首诗以其鲜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成为古代战争诗中的经典之作,值得细细品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战争的深刻反思,表现了人在生死存亡面前的无助与绝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和平的渴望。
选择题:诗中描绘了哪种场景?
填空题:诗中“戈戟团团,____飞不过”描绘了(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青衣指的是敌军的士兵。(对/错)
与杜甫的《兵车行》相比,两首诗都强调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而李梦阳的《贼逃歌》更侧重于个体在绝境中的无奈与绝望,表现出更为紧迫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