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21: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21:52
醉春风 春情
作者: 吴绮 〔清代〕
春到谁宁耐,羞结泥金带。
香篝倚处独含颦,嗳嗳嗳。
满院苔圆,半檐榆小,有愁难卖。
密约劳担待,鹦鹉多无赖。
隔帘小玉悄声传,咳咳咳。
花影频摇,月纹如动,那人帘外。
春天来了,谁能忍受这种情愫的煎熬?羞怯得像是用泥金制作的带子。
香篝旁边我独自含着愁眉苦脸,唉,唉,唉。
院子里满是圆润的苔藓,半边檐下的小榆树,让我愁苦难以言表。
细密的约定让我感到疲惫,鹦鹉似乎并不懂事。
隔着帘子,小玉轻声传来消息,咳,咳,咳。
花影频繁摇曳,月光的纹路仿佛在流动,那人就在帘外徘徊。
作者介绍:吴绮,清代女诗人,生于风华正茂的时代,擅长词作,作品多描绘女性情感与自然美,语言清新脱俗。她的诗词常常展现出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之时,作者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自身的情感,反映了女性在爱情与生活中的复杂心情,带有淡淡的忧愁和温柔的期待。
《醉春风 春情》是一首充满春意与情感的诗作,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自身心中的愁苦。全诗在语言上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与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女性内心的细腻复杂。
首句“春到谁宁耐”即点明了主题,春天的到来让人心情难以平静;接下来“羞结泥金带”则借用物象表达了羞怯与无奈。作者通过“香篝倚处独含颦”的描写,展现了一个人在春夜独自感伤的情景,情感真挚而动人。
而在“满院苔圆”和“半檐榆小”的意象中,苔藓与小榆树象征着生机与青春,展现出春天的美好;但“愁难卖”又反映出内心的忧愁。最后的“花影频摇,月纹如动”更是将春天的柔美与人心的惦念结合起来,拉长了情感的张力,使得整首诗在优美的自然景象中,蕴含着深深的思念与期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女性的情感与思念,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醉春风 春情》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吴绮
D. 白居易
诗中“泥金带”所表达的情感是?
A. 自信
B. 羞怯
C. 欢乐
D. 忧伤
“隔帘小玉悄声传”中的“小玉”指代的是?
A. 一种植物
B. 一位女性
C. 一种物品
D. 一个地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