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3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38:22
原文展示:
题徐秘校达轩 洙泗之学心为宗,以心会理俱圆融。 皎如日月犹有蚀,岂可讲习无深功。 仲祥家自有师友,个中尝指入门否。 磨大约浸灌更覃,道不外求皆我有。 灵台四辟如八窗,面面高明悉通透。 此道周流无定名,此心微妙无定形。 知随物诱心失位,思而不达空营营。 为君再下一转语,敬以摄心思乃精。
白话文翻译:
洙泗的学问以心为核心,用心去领悟道理,一切都能圆融无碍。 就像日月那样明亮,也有被遮蔽的时候,怎能不深入学习呢? 仲祥家中有良师益友,是否已经指点他入门了呢? 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和灌溉,道不需要外求,我已拥有。 心灵如同四面开放的窗户,每个方向都明亮通透。 这种道流动不息,没有固定的名称,这颗心微妙多变,没有固定的形态。 知道随着外物的诱惑,心会失去位置,思考却不能达到目的,只会徒劳无功。 为你再说一句话,用敬来控制心思,才能达到精纯。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清新自然、含蓄深邃为主。此诗可能是王炎为徐秘校所作,表达了对学问的深刻理解和对心性的探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徐秘校求学或探讨学问时,王炎为其所作的赠诗,旨在鼓励其深入学问,用心体会,同时也表达了对学问和心性的深刻见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学问和心性的探讨,展现了作者对儒家学问的深刻理解。诗中,“洙泗之学心为宗”一句,直接点明了学问的核心在于心,而“以心会理俱圆融”则进一步强调了用心领悟的重要性。诗中还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皎如日月犹有蚀”和“灵台四辟如八窗”,形象地表达了学问的深奥和心灵的通透。最后,作者通过“敬以摄心思乃精”一句,提出了用敬来控制心思,达到精纯的境界,体现了对学问和心性的深刻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探讨学问和心性,强调用心领悟学问的重要性,以及用敬来控制心思,达到精纯的境界。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洙泗之学心为宗”中的“洙泗”指的是什么? A. 儒家学问 B. 佛教学问 C. 道教学问 D. 伊斯兰教学问 答案:A
诗中“皎如日月犹有蚀”中的“蚀”是什么意思? A. 明亮 B. 遮蔽 C. 消失 D. 变化 答案:B
诗中“敬以摄心思乃精”中的“敬”是什么意思? A. 尊敬 B. 敬畏 C. 敬重 D. 控制 答案: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