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3:1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3:15:49
和刘疏轩雪堂韵
李曾伯 〔宋代〕
因君郢调问前踪,
贤者斯能乐雪宫。
四海香名寰宇外,
百年公论党碑中。
癯然鹤骨存生气,
寂甚鸾胶续古风。
留得墨池芳润在,
划玄犹可忆扬雄。
因你问我郢地的消息,
贤者在这里能乐享雪的宫殿。
四海之内的美名超越了宇宙,
百年后的公论铭刻在碑石之中。
我虽瘦弱如鹤,却保留着生气,
寂静得像鸾鸟的胶水,继续着古老的风韵。
留存的墨池还滋润着芳香,
在墨迹中我仍可忆起扬雄的风采。
李曾伯,字君衡,号涤庵,宋代诗人,以其清新雅致的诗风著称。李曾伯的作品常常蕴含哲理,关注自然与人文,体现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理想的结合。
此诗写于北宋时期,正值文人雅士聚集,文化交流频繁的时期。李曾伯在这首诗中回应了友人的问候,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与对当前境界的思考。
这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诗的开头通过“因君郢调问前踪”引出话题,既表现了对友人的关心,也引发了对过往的思考。接着,诗人以“贤者斯能乐雪宫”表达了对有才之人的赞美,并用“雪宫”象征一种高洁的生活理想。
“四海香名寰宇外”一句,展现了作者对名声的追求及其超越时空的渴望,而“百年公论党碑中”则引入了对历史的反思,强调了评价的重要性。接下来的“癯然鹤骨存生气”,则展现了作者的自我认识,虽身形瘦弱,但内心充满生气,表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后两句“留得墨池芳润在,划玄犹可忆扬雄”,传达了对文艺的热爱,墨池的“芳润”象征着文化的滋养,而“扬雄”则指代著名的文学家,表明了作者的崇拜与追忆。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使得读者不仅感受到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也体会到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友谊的珍视、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文化的追求。通过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性与追求,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李曾伯是哪一代的诗人?
“癯然鹤骨存生气”中“鹤骨”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雪宫”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