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5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58:02
落日春江上,无人倚杖时。
私蛙鸣鼓吹,官柳舞腰支。
猎远频翻臂,渔深数治丝。
我犹无彼是,风岂有雄雌。
在春天的江面上,落日的余晖洒下,周围无人支着拐杖静坐。私家蛙声如同乐器的鼓声,官家的柳树在春风中摇摆着纤细的腰肢。远处打猎的人频频挥动手臂,深水中的渔夫认真地收网。我仍然无法与他们相提并论,风又怎会分出雌雄呢?
作者介绍:潘大临,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春日傍晚,诗人独自一人,感受自然的宁静与孤独,反映了他对生命与自然的思考。
《江间作》是一首描绘春日江边景色的诗,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个人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开头以“落日春江上”引入,给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无人倚杖时”则显示出一种孤独的状态,仿佛时光在此刻静止,只有自然的声音在耳边回响。私蛙的鸣叫与官柳的舞动形成对比,前者显得自由而自然,而后者则有一种被人驯化的感觉。猎人和渔夫的身影在远处出现,诗人通过他们的动作传达出生活的忙碌与实践。
最后一句“我犹无彼是,风岂有雄雌”则是全诗的情感升华,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在自然与社会中所感受到的渺小与无助,风的无性别象征了自然的无私与包容。整首诗不仅仅是一幅春江景象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深处的独白,表达了对人生、自然及其关系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江的宁静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的思考。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类活动的对比,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落日春江上”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景?
A. 夜晚的孤独
B. 春天的宁静
C. 夏天的热闹
“我犹无彼是”中的“彼”指的是谁?
A. 自己
B. 猎人和渔夫
C. 柳树
诗中提到的“风岂有雄雌”表达了什么思想?
A. 自然的性别差异
B. 自然的无差别与包容
C. 风的力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潘大临的《江间作》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前者更关注个体的孤独与反思,后者则表现了对壮丽景色的赞美与豪情。王之涣的诗歌情感更为激昂,而潘大临则在宁静中寻求内心的平和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