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5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54:02
西江月 己酉四月暇日,冒暑游太平寺,古松
作者: 蔡松年 〔金朝〕
归对月小酌,赋西江月记之。
古殿苍松偃蹇,孤云丈室清深。
茶声破睡午风阴。
不用凉泉石枕。
枯木人忘独坐,白莲意可相寻。
归时团月印天心。
更作逃禅小饮。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暇时在太平寺游玩时的情景。他在月下小酌,以此写下对西江月的感怀。古老的殿宇与苍翠的松树相映成趣,孤云漂浮在清幽的房间上空。茶水声打破了午后阴沉的睡意,诗人不求凉泉石枕的清凉。他在枯木旁静坐,心中思念白莲,更在归途中思绪如月印在心中,最终又沉浸在逃禅般的小饮中。
蔡松年是金朝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典雅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表达闲适的生活情趣,常常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本诗作于己酉年四月,诗人冒着炎热的天气前往太平寺游玩,借此机会抒发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及内心的宁静。
《西江月》是一首充满闲适气息的诗作,诗人在太平寺的游览中,感受到周围的自然之美,抒发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诗中以“归对月小酌”开篇,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古殿与苍松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古朴而静谧的环境,诗人似乎与自然融为一体,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茶声破睡午风阴”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闲暇时分,通过茶的清香和轻风的吹拂,打破了寂静的午后,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的珍惜。接下来的“枯木人忘独坐”,则是诗人用枯木象征着岁月的流逝,自己则在这片宁静中忘却了尘世的烦扰。
最后“归时团月印天心”一句,表达了诗人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圆月映照在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流畅自然,意境深远,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热爱,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内心世界的思考,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选择题: 诗人在哪个地方游玩?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白莲”象征着__。
判断题: 诗人对茶水声的描写表现出他对午后宁静的珍惜。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