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2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29:20
虞美人 春晚
作者: 陈世祥 〔清代〕
晴蜂暖蝶朝相语。叹息春归去。
天涯青草镇茫茫。唯有行人依旧老他乡。
长江记是来时路。却被山遮住。
殷勤为谢子规心。不如鹧鸪知我却还深。
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蜜蜂和蝴蝶在花间嬉戏,彼此轻声细语。可我却不禁感叹,春天又要离去。远方的草地依然一片苍茫,唯有在外游子的我,仍旧老是在他乡徘徊。长江的水流让我想起了来时的路,却被高山遮挡了视线。即便是再热心地感谢杜鹃鸟的哀鸣,也不如那鹧鸪知道我的心事来得真切。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世祥,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卒年不详。他在诗歌创作上受传统文化影响,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及抒发个人情感,作品风格兼具清丽与深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春晚时节,诗人对即将离去的春天充满了感伤。春天象征着生命和希望,而诗人身处异乡,无法享受春的美好,因而产生了深切的思乡情绪。
《虞美人 春晚》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心中涌动的思乡情感。开篇的“晴蜂暖蝶”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画面,蜜蜂和蝴蝶的嬉戏映衬出春天的温暖与活力。然而,随即而来的“叹息春归去”则转向了对春天流逝的惋惜,诗人的情感由乐观转为忧伤。
接下来的描写,诗人用“天涯青草镇茫茫”表达了对远方的迷茫,游子在异乡的孤独感愈加明显。长江的水流让他思念起来时的路,却被山遮挡,象征着人生旅途的艰辛与无奈。在这幅情感的画面中,诗人最后提到的杜鹃和鹧鸪,形成了对比,前者是对春逝的哀叹,后者则是对懂得自己心情的渴望,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孤寂与对知音的渴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也深刻地反映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对故乡的思念,游子在异乡的孤独感与对知音的渴望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深刻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晴蜂暖蝶”描述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诗人对“春归去”的感受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长江”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较,二者都表达了对春天流逝的惋惜和对故乡的思念,但杜甫更侧重于社会动荡下的个人感受,而陈世祥则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