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3:4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3:43:51
满庭芳
作者: 钱氏(唐世济室) 〔明代〕
一片松阴,半庭梧叶,纵横占满空阶。
授衣时节,砧响隔墙来。
渐老懒亲刀尺,褰帘望秋色佳哉。
真难料,千馀里外,来看木樨开。
叹阎浮狭小,斗争坚固,利嫁名媒。
怕胸中块垒,辜负新醅。
但使逍遥鹏鴳,知何事荏苒萦怀。
高楼晚,孤鸿别浦,乡思忽相催。
在松树的阴影下,庭院里半边是梧桐树的叶子,纵横交错地铺满了空荡的台阶。
这是换衣服的季节,墙那边传来砧板敲打的声音。
渐渐地年纪大了,不再亲自用刀尺裁衣,拉开帘子遥望秋色多么美好啊!
真让人难以预测,从千里之外,竟有人专程来看木樨花的盛开。
感叹阎浮岛狭小,竞争激烈,利益和名声促成了婚姻。
害怕心中有郁结,辜负了新酿的美酒。
只要能逍遥如鹏鸟,又何必在意时光的流逝和情感的缠绕。
在高楼的傍晚,孤雁离开河岸,乡愁顿时涌上心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钱氏(唐世济室)是明代的诗人,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晚年,反映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乡愁的思索,表达了对人际关系与社会竞争的淡淡无奈和对自由的向往。
《满庭芳》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松阴与梧叶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却又略显孤寂的氛围。诗中“授衣时节,砧响隔墙来”一句,既描绘了生活的日常,又暗示了岁月的流逝与家庭的温情。而“真难料,千馀里外,来看木樨开”则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感慨。
接下来的“叹阎浮狭小,斗争坚固,利嫁名媒”则让人感受到社会的复杂与竞争的残酷。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既想要逍遥自在,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压迫。最后的“高楼晚,孤鸿别浦,乡思忽相催”更是将诗人的乡愁情怀推向高潮,孤雁的形象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中,展现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沉的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将低垂的梧叶与孤雁相提并论,增强了诗的意象与情感深度。同时,诗人的用词清新流畅,体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生活的感慨与对自由的向往,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与对自然之美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竞争的无奈与对乡愁的思索。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诗词测试
诗中“砧响隔墙来”描述的是哪种场景?
A. 读书
B. 裁衣
C. 饮酒
D. 游玩
“高楼晚,孤鸿别浦”一句中提到的孤鸿象征着什么?
A. 自由
B. 孤独
C. 友谊
D. 竞争
诗中提到的“阎浮狭小”指的是什么?
A. 人际关系
B. 社会竞争
C. 自然环境
D. 个人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钱氏的《满庭芳》更加侧重于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思考,而李白则通过直接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这两首诗在主题上都涉及乡愁,但表现手法与情感深度各有千秋。
推荐书目
以上资料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满庭芳》的艺术魅力与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