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满庭芳 五日玉峰竞渡用梅村词韵

《满庭芳 五日玉峰竞渡用梅村词韵》

时间: 2025-05-01 07:25:05

诗句

菖歜芳筵,葵榴绮节,一雨凉透重湖。

绣旗画鼓,兰桨划菰蒲。

多少唐陵汉寝,千年恨、远近楸梧。

休凭吊,玉山将倒,翠袖可相扶。

狂夫。

狂更剧,花颠酒恼,脱帽喧呼。

唤湘累与汝,美酝同沽。

收拾金箫玉管,昆峰好、晚髻新梳。

家乡忆,层层水榭,红缕漾钗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25:05

原文展示

满庭芳 五日玉峰竞渡用梅村词韵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菖歜芳筵,葵榴绮节,一雨凉透重湖。
绣旗画鼓,兰桨划菰蒲。
多少唐陵汉寝,千年恨远近楸梧。
休凭吊,玉山将倒,翠袖可相扶。
狂夫。狂更剧,花颠酒恼,脱帽喧呼。
唤湘累与汝,美酝同沽。
收拾金箫玉管,昆峰好晚髻新梳。
家乡忆,层层水榭,红缕漾钗符。


白话文翻译

在芳香的筵席上,菖蒲和美丽的葵花、石榴花交相辉映,经过一场雨后,湖面显得格外清凉。
绣旗迎风招展,绘制的鼓声响亮,兰桨轻划水面,穿过芦苇丛。
多少个唐朝的陵墓和汉朝的寝宫,留给后人的千年遗恨在楸树和梧桐之间。
别再凭吊了,玉山将要倾倒,翠袖可相扶持。
狂夫啊,狂得愈加剧烈,花醉酒恼,脱帽大声喧哗。
呼唤湘江的友人,与我共饮美酒。
收拾好金箫和玉管,昆峰的晚妆新梳。
思念故乡,层层水榭,红缕飘荡在钗子上。


注释

  • 菖歜:菖蒲,水边的草本植物,象征清凉。
  • 葵榴:指葵花和石榴花,象征美丽和繁华。
  • 重湖:指湖面,强调其清凉的感觉。
  • 唐陵汉寝:指唐朝和汉朝的皇帝陵墓,象征历史的沧桑。
  • 翠袖:指女子的衣袖,带有温柔的寓意。
  • 狂夫:指放荡不羁的男子,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 湘累:湘江的朋友,意指与友人共饮。

典故解析

  • 唐陵汉寝:历史上唐朝、汉朝都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朝代,诗中提及其陵寝,寓意对历史的沉思与感慨。
  • 翠袖可相扶:表达一种对美好情感的渴望,也暗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维崧,清代诗人,以词著称,风格豪放,兼具细腻与激情。他的词作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一次盛大的水上竞渡活动,诗人借此场景抒发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豪放不羁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满庭芳》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人情的深刻思考。开头部分,诗人描绘了一幅清凉的水上景象,芳筵的设立和菖蒲、葵花的映衬,不禁让人联想到宁静与和谐的意境。随着诗句的展开,对历史的回顾逐渐深入,唐陵汉寝的提及不仅是对古代辉煌的怀念,更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在此用“千年恨远近楸梧”来表达对时间的无奈和对往事的追忆。

而后半部分则转向狂放的场景,诗人形象地描绘了宴席上的热闹与欢愉,狂夫的喧哗、酒醉的情景,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最后的思乡之情通过“层层水榭,红缕漾钗符”生动展现,令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乡愁。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展现出自然与人情的融合,历史与现实的交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菖歜芳筵:描绘了美丽的筵席,突显出自然的美。
    • 一雨凉透重湖:通过一场雨,湖水变得清凉,营造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
    • 多少唐陵汉寝:引入历史,表达对古代辉煌的思考。
    • 休凭吊:劝说人们不要沉迷于对过去的追忆。
    • 狂夫:表现出一种放荡不羁的生活态度,象征着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2.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翠袖可相扶”来比喻对温情的渴望。
    • 对仗:整首诗在语言上使用了对仗的技巧,使得诗句更加工整、和谐。
  3.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历史的沉思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思念。


意象分析

  • :象征生命与希望,同时也代表着诗人对清新生活的向往。
  • :象征美丽与繁华,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
  • 历史遗迹:唐陵汉寝的提及,强调了历史的沧桑感,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唐陵汉寝”指的是哪个朝代的陵墓?

    • A. 宋朝
    • B. 唐朝和汉朝
    • C. 明朝
    • D. 清朝
  2. 诗中“狂夫”主要反映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 A. 忧郁
    • B. 放荡不羁
    • C. 忍耐
    • D. 乖巧
  3. 诗中的“翠袖”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衣袖
    • B. 女子的衣袖
    • C. 风筝
    • D. 水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表达对月亮和人生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哲理上的思考。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
  • 《词学大典》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阮郎归 阮郎归(西湖摘杨梅作) 阮郎归 阮郎归 为李长源赋 阮郎归 窗前海棠谢,填此慰之 阮郎归 新柳 阮郎归 独木桥体 阮郎归 自洪还家 阮郎归 戏李子搢 阮郎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貝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发光 执礼 包含突的词语有哪些 鹑居鷇饮 尺竹伍符 黄皮寡廋 包含觐的词语有哪些 非字旁的字 良辰吉日 从直 山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绨袍之义 黽字旁的字 征鸟 疑人勿用,用人勿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