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2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20:15
满庭芳 清明
作者:吕景蕙
草碧裙腰,花凝人面,绿阴深处春浓。
香尘十里,软衬踏青骢。
垂柳千条空袅,盼长堤目断东风。
最好是,韶光三月,乳燕话帘栊。
分明。曾记得声声杜宇,已是春中。
看依依倦蝶,还比人慵。
惆怅莺花渐老,更何堪别意惶忪。
尽流连,粘天飞絮,漫逐夕阳红。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草地上碧绿的裙摆,花朵映衬着人脸,绿荫深处春意浓厚。香气弥漫十里,轻柔的马车缓缓前行。垂柳在空中轻舞,长堤尽头望去,东风送来一阵阵温暖。最美的时光正是三月,燕子在帘子边轻声细语。分明记得那声声杜鹃,已然是春天的时节。看那懒惰的蝴蝶,甚至比人还要慵懒。对着渐老的莺花感到惆怅,更何况离别的情绪让人心慌意乱。最后流连于此,随风飘散的絮状物,漫无目的地追逐着夕阳的余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吕景蕙,近代著名女词人,生于清末,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她的作品多描绘生活中的美好,常以细腻的笔触展现自然与人情。
创作背景: 本词创作于清明时节,正是春光明媚之际,诗人借此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惆怅。
《满庭芳 清明》通过细腻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以及人们在春日的感受。诗中的意象丰富,如“草碧裙腰”、“花凝人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香气弥漫、春意浓厚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温柔而恬静的氛围,令人神往。
在情感的层面上,诗人通过对春天的赞美,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惆怅。尤其是在“惆怅莺花渐老,更何堪别意惶忪”一句中,诗人深刻表现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离别的伤感。整首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引发了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深切眷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时光流逝的感慨,最终归结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离别的惆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香尘十里”主要表达了什么?
A. 香气弥漫
B. 远方的风景
C. 人的情感
“惆怅莺花渐老”中的“惆怅”意为:
A. 快乐
B. 伤感
C. 忧虑
诗人对春天的情感是:
A. 无所谓
B. 热爱与惆怅并存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这些资源,可以对古典诗词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