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7: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7:07
翠楼吟 怀花近楼主
作者:邓潜 〔近代〕
柳线穿烟,榆钱撒地,春心欲向谁诉。
高楼凝望久,念花近孤吟臣甫。
和愁凭处。怕压损阑干,抛将愁去。
愁如故。夕阳西落,大江东注。
尺素。休怪生疏。有片时千里,梦云飞度。
絮谈身世事,问燕姞徵兰曾否。
无端惊寤。又望帝鹃啼,尧年鹤语春申浦。
隔朝明月,照人凄楚。
柳条穿过烟雾,榆钱散落在地,春心想向谁倾诉呢?
在高楼上凝视已久,思念花儿,孤独地吟唱。
忧愁在某处徘徊,怕压坏了栏杆,想把愁绪抛弃。
愁绪依旧。夕阳西下,大江水东流。
一纸书信,休怪我生疏。曾经千里之外,梦中云飞度。
聊聊身世的事情,问燕子是否还记得兰花。
无端被惊醒。又听到帝王的鹃啼,尧年的鹤语在春申浦。
隔着早晨的明月,照耀着我凄楚的心情。
作者介绍:邓潜,近代诗人,擅长古体诗,情感细腻,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内心的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邓潜对春天的思念与对往事的回忆之际,反映了他的孤独与愁苦的情感。
《翠楼吟》是邓潜通过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结合,抒发对春天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借助柳线、榆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然而,诗中却流露出深深的忧愁和孤独感。高楼的凝视代表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而“愁如故”则暗示了内心无法摆脱的忧伤。
诗人用“夕阳西落,大江东注”描绘了时光流逝的无奈,结合“尺素”之意,展现了对远方人的思念和隔阂。后半部分提到的“问燕姞徵兰曾否”,则是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感慨。
邓潜巧妙地运用意象变幻,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春天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柳线穿烟”主要表达了什么意象?
诗中提到的“尺素”指的是什么?
诗中“愁如故”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