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翠楼吟

《翠楼吟》

时间: 2025-05-10 03:59:45

诗句

欢不知愁,夜都忘晓,当初忒恁痴绝。

岂知杨柳岸,便抵死、催人轻别。

思量都彻。

有昔日绸缪,而今悲咽。

谁传语,后来情绪,从前根节。

春去犹自恹恹。

怎欲眠又起,乍寒还热。

碧云迷去路,便梦也、被他拦截。

新来更怯。

奈肠岂坚金,鬓非凝漆。

小楼外,恼人羌管,又来呜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59:45

原文展示:

翠楼吟
作者: 俞士彪 〔清代〕

欢不知愁,夜都忘晓,
当初忒恁痴绝。
岂知杨柳岸,便抵死催人轻别。
思量都彻。
有昔日绸缪,而今悲咽。
谁传语,后来情绪,从前根节。
春去犹自恹恹。
怎欲眠又起,乍寒还热。
碧云迷去路,便梦也被他拦截。
新来更怯。
奈肠岂坚金,鬓非凝漆。
小楼外,恼人羌管,又来呜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夜晚的思绪,忘却了愁苦,甚至夜晚也变得模糊不清。曾经的痴狂如今已不复存在,谁曾想到在杨柳岸边却轻易地分离。往事如烟,难以忘却,昔日的美好如今却只剩悲伤。谁来传递那份情感的变化,昔日的根基已不复存在。春天过去,内心仍然感到无比的忧伤。睡意来袭又醒来,身边的温度时冷时热。碧蓝的天空让人迷失方向,连梦境也被现实所阻隔。新的忧怨更是加重了心里的沉重,肠子怎能坚如金,鬓发又怎能如同凝固的漆。楼外的羌笛声让人烦恼不已,再次响起。

注释:

  • 欢不知愁:欢快中不知愁苦。
  • 夜都忘晓:夜晚已忘却了黎明的到来。
  • 忒恁痴绝:曾经如此痴迷、绝望。
  • 杨柳岸:指的是春天的美景和离别的地方。
  • 绸缪:指过去的约定或安排。
  • 恹恹:形容忧郁、抑郁的样子。
  • 奈肠岂坚金:比喻内心的柔弱,无法坚强。
  • 羌管:一种乐器,常用于表达忧伤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俞士彪,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自然景物的独特理解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具有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个人的情感抒发,对离别和思念的感受进行了深刻的描绘,反映了当时人们普遍的情感状态。

诗歌鉴赏:

《翠楼吟》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对夜晚的描摹,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开篇以“欢不知愁”引入,展现了诗人曾经的快乐和天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往昔的痴迷变成了对离别的惋惜,尤其是“岂知杨柳岸,便抵死催人轻别”,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可奈何的淡淡忧伤。诗中充满了对春天的留恋与不舍,象征着生命的流逝和美好的消逝。

整首诗以情景交融的手法,描绘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无论是“乍寒还热”的身体感受,还是“碧云迷去路”的无奈,皆体现了生命中不可避免的变化和每个人心中的孤独感。最后以“恼人羌管”结尾,既是对外界声音的烦恼,也暗含了对内心情感的无奈和挣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欢不知愁,夜都忘晓:表现了初始的快乐与无忧。
  2. 当初忒恁痴绝:回忆过去的痴狂,感叹如今的变化。
  3. 岂知杨柳岸,便抵死催人轻别:强调离别的苦涩与无奈。
  4. 思量都彻:思绪纷乱,对过去的回想。
  5. 有昔日绸缪,而今悲咽:昔日的约定如今只剩下悲伤。
  6. 谁传语,后来情绪,从前根节:对感情变化无从传递的无奈。
  7. 春去犹自恹恹:春天的离去,心中仍然感到无比忧伤。
  8. 怎欲眠又起,乍寒还热:反映了内心的不安与焦虑。
  9. 碧云迷去路,便梦也被他拦截:迷失方向,梦境也无法安慰。
  10. 新来更怯:新的忧虑更加沉重。
  11. 奈肠岂坚金,鬓非凝漆:感叹内心的脆弱与时间的流逝。
  12. 小楼外,恼人羌管,又来呜轧:外部的烦扰加重了内心的痛苦。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肠岂坚金”比喻内心的脆弱。
  • 拟人:将情感赋予自然景物,使其更具灵动性。
  • 对仗:如“乍寒还热”,展现了诗歌的音律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题围绕着离别、思念与孤独,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深刻体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脆弱与复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柳:象征离别与柔情。
  • 春天:代表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 羌管:传达忧伤与思念的情感。

这些意象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离别时的复杂情感,结合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欢不知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答案:A

  2. “杨柳岸”象征着什么? A. 离别
    B. 欢乐
    C. 背叛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羌管”代表了什么情绪? A. 喜悦
    B. 烦恼
    C. 安慰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的经典之作,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描绘了思乡之情,与《翠楼吟》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的词作,同样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离别的深刻感受。

参考资料:

  • 俞士彪研究资料
  • 清代诗词鉴赏书籍
  • 传统文化与现代诗歌的对比分析文章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聒龙谣 次宋徽宗韵 聒龙谣·紫阙苕嶢 聒龙谣 西洋留音机器 淡黄柳 淡黄柳 九日同人龙山秋禊待月而归,分韵得泻字 淡黄柳 梦堤柳数株,丝丝欲绿,如在冥濛烟水边也。用白石韵为之 淡黄柳 道院中见黄木香词以咏之 淡黄柳 淡黄柳 淡黄柳 晚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粒米束薪 弭患无形 失负 太瘦生 包含迂的词语有哪些 私解 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玉殿嫦娥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反文旁的字 龜字旁的字 多姿多彩 貝字旁的字 缠约 亅字旁的字 警疾 干字旁的字 一人做事一人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