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1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10:15
五峰高处五云新,
黄石先生非避秦。
圯上未空书出袖,
岩前元自易无尘。
烟霞窟冷苦留客,
云雾窗虚亦可人。
好为苍生彻蒸暑,
天边散与一襟春。
在五座高峰之上,新生的云彩如同初升的太阳;
黄石先生并非为了躲避秦朝的统治而隐居于此。
在石桥上,手中未曾空虚,书卷随时可出;
在岩石前,本来就能安然无尘。
烟霞缭绕的洞窟里,留客的冷意令人苦恼;
窗外的云雾虽虚无,却也能让人感到亲切。
只愿为苍生消除酷暑,
将一襟春风洒向天边。
阳枋,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作品多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创作在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感慨,以及对隐者生活的向往和对平民疾苦的关心。
这首《遣季子寿黄循斋二首》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喧嚣的厌倦。开篇的“五峰高处五云新”,展现了诗人心中理想的隐居生活场景,清新而宁静,仿佛置身于高山之巅,超然物外。紧接着提到“黄石先生”,不仅是对隐士的敬仰,也暗含了对世俗政权的批判,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
后半部分,诗人以“烟霞窟冷苦留客”来描绘隐居生活的清冷与孤独,同时也流露出对人世间温暖的渴望。最后一句“好为苍生彻蒸暑”,则是诗人对社会责任感的呼应,体现出他心中对民众的关怀与热爱。这种情感的转化,使得诗歌不仅仅是对隐逸生活的赞美,更是对世间百态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情感真挚,意境开阔,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全诗通过隐士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清净、高远生活的向往,同时彰显了诗人对民众的关心与对社会的思考。
选择题: “五峰高处五云新”中“新”字可以理解为:
A. 新鲜的
B. 新生的
C. 新奇的
D. 新颖的
填空题: “黄石先生非避秦”中的“黄石先生”指的是____。
判断题: “好为苍生彻蒸暑”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完全放弃。
A. 正确
B.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