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2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26:56
情契居连屋,炊斋霤合烟,
放怀行共出,得语坐相传。
竹哀悼云深,芦窗月半穿。
桃源今得趣,堪赋拟前贤。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共同生活的深厚情感。他们住在连体的小屋中,煮饭时烟雾缭绕。两人放怀畅谈,一边行走一边交流,彼此的心声在静静的时光中传递。窗外竹林在深邃的云雾中轻轻摇曳,窗间的月光透过芦苇,投射出一半的光影。如今桃源的景致让人倍感愉悦,仿佛可以赋诗来追随前人的情怀。
作者介绍: 阳枋,宋代诗人,其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
创作背景: 《茅屋》作于一个宁静的乡村环境,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在自然中生活的理想状态,反映了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茅屋》这首诗通过描绘生活场景,展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真挚友情的珍视。诗的开头,作者以“情契”二字引入,既点明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为后文的描述奠定了基调。接着,诗人描绘了居住环境的温馨,炊烟袅袅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气息,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
而“放怀行共出,得语坐相传”,则表现了与友人一起游历的快乐,彼此间的交流显得尤为珍贵。这里的“放怀”一词,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作者的洒脱和对生活的热爱。
后半部分,诗人以“竹哀悼云深,芦窗月半穿”描绘出一种静谧的氛围,竹林与云雾的交融,月光透过芦窗的意象,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遐想空间。最后,提到“桃源”一词,既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人希望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赋诗,与古人共享这份美好。
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人们对自然、生活以及友情的热爱,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生活场景为背景,表达了对友谊、自然和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情感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桃源”象征着什么?
填空题:诗中“放怀行共出,得语坐相传”表达了与友人一起____的快乐。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环境是一种喧闹的城市生活。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