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3: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3:00
湖色开明镜,峦光列翠屏。
双眉不忍画,羞对远山青。
湖水如明镜般清澈,山峦的光影如翠绿的屏风一般排列。
双眉不忍勾画,羞于与远处的青山相对。
龙辅,宋代诗人,历任地方官职,生活在山水之间,受到自然环境的深刻影响。他的诗歌常以自然景观为题材,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山中寄外 其二》是龙辅在山中游览时写下的诗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自我形象的反思。诗人坐落于湖边,借助自然景象抒发内心情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山水田园的向往。
《山中寄外 其二》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展现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感悟。首句“湖色开明镜”,将湖水比作明亮的镜子,描绘了湖水清澈透亮的美景,仿佛一面明镜,映照出周围的山峦和天空。接下来“峦光列翠屏”,则将山峦的光影形容为排列整齐的翠绿屏风,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诗人通过清晰的视觉意象,带给读者一种宁静而美好的自然画面。
后两句“双眉不忍画,羞对远山青”则转向自我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的审视和羞愧。双眉不忍画,意味着诗人觉得自己的容颜与自然的美景相比显得微不足道,甚至有些自愧不如,因而不愿意去勾画自己的眉毛,感到与远山青色的对比之下,自身的平凡与不足。此处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自我形象的一种谦逊和自省,使整首诗在美景之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忧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赞美与自我的反思。通过对湖水和山峦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自身平凡的自省与谦卑。
诗中“湖色开明镜”中的“明镜”比喻什么?
诗人为何“不忍画”双眉?
“羞对远山青”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