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0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05:09
学者行道,敝缊亦称。
使齐光华,偶为肥轻。
周急之言,君子所令。
答问允严,理皆先经。
这首诗表达了学者行走于儒道之上的重要性,即便身穿破旧的衣服也能被称赞。当他们的光华齐备时,偶尔也会显得丰盈而轻盈。周到而急切的言辞,是君子所应发出的。回答问题要严谨,所有的道理都应该以经典为基础。
该诗提到的“君子”一词来源于《论语》,代表了儒家理想中的道德典范。诗中提到的“经”指的是儒家经典,是学者治学和行道的根本依据。
赵构,字孟頫,号云间,宋代皇帝,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他的诗作多关注于人生哲理和道德修养,风格清新脱俗,常以简练的语言传达深刻的思想。
此诗创作于赵构统治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但学术与文化仍然得以延续和发展。诗中蕴含了对学术的重视与对君子风范的向往,体现了当时士人的理想追求。
这首诗在简洁中蕴含了深厚的哲理,展现了学者的风采与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诗人通过对“学者”的描绘,强调了即使外表不华丽,但内在的学识和品德依然能够赢得尊重。这种价值观念在古代社会中尤为重要,反映出一种儒家文化的自我要求与自我超越。诗中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敝缊”与“光华”的对照,生动地展现了内在与外在的辩证关系。最后,严谨的回答与经典的遵循,表明了学术研究的态度与方法,指引学者在道德与知识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整首诗反映了儒家文化中对学者的期待与要求,强调内在修养和道德实践的重要性,倡导学者应以经典为根基,严谨治学,做一个有德行的人。
诗中提到的“学者”主要指什么?
A. 普通人
B. 研究学问的人
C. 官员
D. 农民
“敝缊”在诗中体现了什么含义?
A. 富丽堂皇
B. 外表的华丽
C. 内在的价值
D. 不必要的装饰
答案:
可以与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进行比较,王维强调的是个人的远行与追求,而赵构则更注重学问和道德的传承,两者都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理想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