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其二十七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其二十七》

时间: 2025-05-01 05:18:40

诗句

念昔颛孙,商德与邻。

学以干禄,问以书绅。

参前倚衡,忠信是遵。

色取行违,作戒后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8:40

原文展示:

念昔颛孙,商德与邻。
学以干禄,问以书绅。
参前倚衡,忠信是遵。
色取行违,作戒后人。

白话文翻译:

想起古时的颛孙,商德与邻居相处融洽。
他通过学习来获得俸禄,向书中的贤士请教。
他在前面参政,忠诚和信义是他所遵循的原则。
如果颜色的外表与行为相违背,那么这是对后人的警戒。

注释:

  • 颛孙:古代传说中的贤人,代表了德行和智慧。
  • 商德:指的是商代的德行,强调与邻里之间的和谐相处。
  • 干禄:通过学习和才能来获得俸禄,即职位和收入。
  • 书绅:指读书人,书本中的道理。
  • 倚衡:指在政事上参考标准和道理。
  • 忠信:忠诚和信任,是为人处世的根本。
  • 色取行违:外表的色彩与行为相违背,指表里不一。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颛孙”与“商德”都是古代的贤人形象,强调的是道德与学识的结合。颛孙在古代被视为道德的楷模,而商德则象征着邻里关系的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构(1082-1142),是北宋的最后一位皇帝,后被称为宣和皇帝。他的文学成就颇丰,尤其在诗词方面,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此诗反映了作者对古代贤人德行的向往,旨在警示后人要重视内外一致,追求真实的品德。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贤人的回忆,表达了对忠信和德行的赞美。诗人通过“念昔颛孙,商德与邻”开篇,营造出一种怀古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传统道德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接下来的“学以干禄,问以书绅”则指出学习的重要性,强调知识与实际能力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诗中“忠信是遵”更是将忠诚与信任提升为做人处世的准则,体现了道德的核心价值。而最后一句则对后人提出了警示,提醒人们注意外表与内心的统一,避免表里不一的行为。这首诗不仅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蕴含了深刻的道德观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念昔颛孙,商德与邻:回忆古代贤人颛孙,他与邻里相处和睦,强调德行的重要性。
  2. 学以干禄,问以书绅:通过学习获得地位与俸禄,向读书人请教,体现了知识的力量。
  3. 参前倚衡,忠信是遵:在政事上实践忠诚与信义,遵循道德准则。
  4. 色取行违,作戒后人:外在形象与内在行为不一致,成为对后人的警示。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句式工整,前后对仗,增强了音乐感。
  • 比喻与象征:通过“色取行违”表现了道德与行为的不一致,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古贤的追忆,强调学习、忠信和道德的重要性,警示后人要坚持真实的品德。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颛孙:象征智慧和德行,代表古代的贤者。
  • 书绅:象征知识与学习,强调文化的重要性。
  • 忠信:代表道德的核心,是人际交往的基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颛孙象征着什么? A. 权力
    B. 德行
    C. 财富

  2. “学以干禄”的意思是: A. 通过学习获得地位与收入
    B. 只要学习就能发财
    C. 学习无用

  3. 诗的最后一句在警示什么? A. 外表要美丽
    B. 行为要与外表一致
    C. 忠信不重要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现了对过去的思考,情感细腻,却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
  • 《登高》: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主题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赵构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行香子·说与樵青 出居十六咏·归来馆 明日登后山用韵 次韵牡丹 争棋 时事 牡丹多不开花 次梁粹录囚上饶 书楼考甫梅花百咏因徐直孺寄考甫 杂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家道从容 高字旁的字 如痴如狂 方外之国 三框儿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斠若画一 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重固 旧班 二字旁的字 湘妃竹 一派胡言 殷殷阗阗 连鸡之势 龜字旁的字 巾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