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8:40
念昔颛孙,商德与邻。
学以干禄,问以书绅。
参前倚衡,忠信是遵。
色取行违,作戒后人。
想起古时的颛孙,商德与邻居相处融洽。
他通过学习来获得俸禄,向书中的贤士请教。
他在前面参政,忠诚和信义是他所遵循的原则。
如果颜色的外表与行为相违背,那么这是对后人的警戒。
诗中提到的“颛孙”与“商德”都是古代的贤人形象,强调的是道德与学识的结合。颛孙在古代被视为道德的楷模,而商德则象征着邻里关系的和谐。
赵构(1082-1142),是北宋的最后一位皇帝,后被称为宣和皇帝。他的文学成就颇丰,尤其在诗词方面,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造诣。
此诗反映了作者对古代贤人德行的向往,旨在警示后人要重视内外一致,追求真实的品德。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贤人的回忆,表达了对忠信和德行的赞美。诗人通过“念昔颛孙,商德与邻”开篇,营造出一种怀古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传统道德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接下来的“学以干禄,问以书绅”则指出学习的重要性,强调知识与实际能力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诗中“忠信是遵”更是将忠诚与信任提升为做人处世的准则,体现了道德的核心价值。而最后一句则对后人提出了警示,提醒人们注意外表与内心的统一,避免表里不一的行为。这首诗不仅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蕴含了深刻的道德观念。
全诗通过对古贤的追忆,强调学习、忠信和道德的重要性,警示后人要坚持真实的品德。
诗中提到的颛孙象征着什么?
A. 权力
B. 德行
C. 财富
“学以干禄”的意思是:
A. 通过学习获得地位与收入
B. 只要学习就能发财
C. 学习无用
诗的最后一句在警示什么?
A. 外表要美丽
B. 行为要与外表一致
C. 忠信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