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5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51:08
己卯岁紫微谢公赴南阳过叶县陪游兴庆精舍题
——梅尧臣
昔与南阳太守行,
车骑休时访庭柏。
今来重看壁间题,
太守已为泉下客。
独留清血是门人,
怊怅便令生死隔。
我曾与南阳的太守一同出行,
在车马停歇的时候,去拜访庭前的柏树。
今天再来看那墙上的题字,
太守已经成为了泉下的亡客。
只有我这位门徒留存着清白的血脉,
怅然若失,让生死之隔更加显得遥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南阳太守”可能指历史上某位名人,梅尧臣与其的交往表明了深厚的友情。这里的“泉下客”是对逝者的尊称,反映了对友人的怀念。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香山,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词,尤以五言古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富有情感,常常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和人生的哲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梅尧臣与已故朋友的追忆之际,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对昔日相伴时光的回忆,诗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生死相隔,情感更加显得珍贵。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诗的开头通过回忆与南阳太守的往日情景,营造出一种温暖而亲切的氛围。但随着情节的发展,情感的基调逐渐转向沉重,太守已逝,留给诗人的只有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独留清血是门人”一句,表现出梅尧臣对友谊的珍视与对逝者的敬仰,生动地描绘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在情感上,诗人通过自我情感的流露,使得读者能够感同身受,感受到生与死的隔阂带来的孤独与怅惘。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递进,给人以深刻的思考。最后的“怊怅便令生死隔”更是点明了主题,生死之隔,让珍贵的友情显得更加令人惋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逝去友谊的怀念,反映了生死之间的无奈与悲伤,强调了珍惜身边人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太守已为泉下客”意味着什么?
A. 太守出行
B. 太守已去世
C. 太守升职
D. 太守在外地
“独留清血是门人”中“清血”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财富
B. 诗人的情感
C. 诗人的传承
D. 诗人的名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与生命的无常,但其情感更加激昂,反映出诗人面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与思考。两首诗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各具特色,梅尧臣的细腻与杜甫的豪迈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