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0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01:56
原文展示:
典午山河将欲晚,为米折腰贤士懒。伤哉侍中富贵,蔑如事闲散。先生晋代名臣孙,遥遥华冑为清门。虽官彭泽绾印绶,岂若栗里娱琴尊。归去来辞写胸臆,便买兰舟寻旧宅。五株绿柳摇春光,三径黄花艳秋色。鸣鸡吠犬开柴扉,林风。
白话文翻译:
夕阳照耀着山河,我已感到夜幕降临。为了生计而低头的贤士们,早已心生懒惰。可怜那些身居高位的侍中,真是如同空闲无事的闲散人。先生孙权乃是晋朝的名臣,身世显赫,出自名门。即使身为彭泽的官员,佩戴着印绶,怎能比得上在栗里悠然自得地弹琴呢?我写下《归去来辞》来表达我的心声,决定买一只兰舟去寻找我的旧居。五株绿色的柳树在春光中摇曳,三条小径上的黄花在秋色中绚烂。听见鸡鸣狗吠,打开柴扉,林间的微风轻轻吹来。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庸,明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颇受陶渊明影响。他的作品常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纷扰的厌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显然受到陶渊明的影响,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了明代士人的生活困境和精神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夕阳下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开篇便以“典午山河将欲晚”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短暂。接着,诗人批判了那些为了生计而低头的贤士,表现了对世俗的无奈与失望。尤其是“伤哉侍中富贵,蔑如事闲散”,不仅揭示了高官的虚伪,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
诗中提到的“先生晋代名臣孙”,勾勒出历史的沉重感,与后文中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形成鲜明对比。尽管身居高位,诗人仍然认为“岂若栗里娱琴尊”,这种对陶渊明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清静生活的渴望。
最后,诗人描绘出五株绿柳、三径黄花的自然景象,生动而富有诗意,展现出隐士生活的美好。这种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既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是对现实生活的不屈服。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表现了对名利的鄙视,也流露出对自然生活的无限向往,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陶渊明的隐逸生活为理想,反映了对名利的蔑视与对自然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自我真实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哪位历史人物是晋代名臣? A. 陶渊明 B. 孙权 C. 王羲之
诗中描述的“归去来辞”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名利的渴望
“鸣鸡吠犬开柴扉”描绘了什么样的生活场景? A. 乡村的宁静 B. 都市的繁忙 C. 战争的残酷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