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5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55:41
好溯东江水,新晴月又圆。
滩高鸣尽夜,山峭绿兼天。
昨日数行札,谁家百丈船。
使君应倚槛,相望郡楼前。
愿意追溯东江的清水,今夜新晴月色又圆。
滩涂高处的水声整夜响彻,峭壁上的青山与天空交相辉映。
昨日我写下的几行书信,哪一家的船在百丈长的河面上?
使君想必在栏杆边倚靠着,遥望着郡楼前的景色。
陈恭尹(约1550-1620),明代诗人,字子恭,号怀德,出生于福建。陈恭尹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以山水自然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
《有约惠州偶以事不即往月夜独坐奉怀王使君子千三首 其一》创作于作者未能如愿赴惠州与王使君相会之际。诗中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描绘东江的水景和月色,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开头的“好溯东江水”一句,便以一种轻盈的笔触引入,流露出诗人对故乡河水的依恋与向往。接下来的“新晴月又圆”则将时间推向了夜晚,月圆之夜,象征着团圆与美好,恰好呼应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滩高鸣尽夜,山峭绿兼天”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自然的壮丽,表现出诗人那种在自然怀抱中思索的状态。水声的鸣响与青山的陡峭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友人的思念。
“昨日数行札,谁家百丈船”则回忆起前日写信的情景,思念之情愈发浓烈。最后两句“使君应倚槛,相望郡楼前”把情感引向对友人王使君的直接思念,表现出一种深切的友谊。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人情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思念与自然之美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向往。通过对自然的描绘,深化了人际关系的温暖与思念的情感。
诗中的“东江水”象征什么?
诗人对王使君的情感如何?
“新晴月又圆”描绘的是哪个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