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1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7:48
月俸至
禄厚君恩重,才疏德性迂。
入门随手散,不作守钱愚。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所受恩惠的感慨,认为自己官职的丰厚和君主的恩泽是不可否认的,但自己才华平平、品德也不够高尚。来到门前,随便把金钱散发出去,不愿意做一个守财奴。
姜特立,字子华,号文卿,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常以直白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反映出对政治与社会的思考。
这首诗可能是在他受到某种官职的任命后写成的,借此表达对自己能力的谦卑和对君主恩惠的感激,反映了宋代士人的情怀与价值观。
《月俸至》以简练的语言道出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和对金钱的态度。开篇提到“禄厚君恩重”,显示出对生活条件的满足,但随即转向自我批评,指出自己的才华和品德的不足,表现出一种谦卑的态度。接下来,作者通过“不作守钱愚”的表述,进一步强调了对物质财富的轻视,体现了他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金钱的超然态度。这种反差不仅让整首诗更具层次感,也让读者感受到那种对名利的淡泊与对自身局限的深刻认识。诗中隐含的情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反思,表现了诗人对自己与社会的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个人价值的重新审视。
整首诗表达了对于官职、金钱的淡泊态度以及对自身品德与才华的反思,表现出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禄厚君恩重”中的“禄”指的是什么?
A. 离别
B. 俸禄
C. 友谊
D. 诗词
诗中“才疏德性迂”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的什么态度?
A. 自豪
B. 谦卑
C. 傲慢
D. 漠然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A. 对金钱的追求
B. 对官职的渴望
C. 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金钱的淡泊
D. 对人际关系的理解
姜特立与陶渊明的诗作都表现出对物质的淡泊,但陶渊明更强调自然的归隐生活,而姜特立则是在官场中的自省与反思,二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的角度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