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1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19:46
烛影摇红(上元有怀)
作者: 张抡 〔宋代〕
双阙中天,凤楼十二春寒浅。
去年元夜奉宸游,曾侍瑶池宴。
玉殿珠帘尽卷,拥群仙蓬壶阆苑。
五云深处,万烛光中,揭天丝管。
驰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换。
今宵谁念泣孤臣,回首长安远。
可是尘缘未断,谩惆怅华胥梦短。
满怀幽恨,数点寒灯,几声归雁。
在双阙的天空中,凤凰楼前春寒依旧。去年元宵夜我陪着皇上游玩,曾在瑶池享受宴会。玉殿珠帘已尽数卷起,群仙们聚集在蓬壶和阆苑中。五云深处,万烛光中,乐声如天丝般飘扬。时间飞逝,仿佛瞬间就换了星霜。今夜又有谁记得我这个孤独的臣子,回首长安却是那样遥远。可是尘世的缘分未曾断绝,徒然让我感到华胥梦的短暂。满怀幽怨,只有几点寒灯和几声归雁。
作者介绍
张抡,字元明,号双溪,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张抡的诗词以清丽见称,常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元宵节,诗人通过回忆去年的元宵夜宴,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孤独的感慨。
《烛影摇红》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索的诗作。诗人在描绘元宵之夜的繁华与美景的同时,情感却逐渐转向了对孤独与岁月流逝的思考。首联描绘了双阙与凤楼的壮丽,营造出一种节日的氛围,令人感受到春寒的轻柔。接着,诗人追忆去年元宵夜的瑶池宴会,展现了人间的欢乐与神仙的聚会,然而这种欢愉却被后面的孤独感所冲淡。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意识到美好时光的短暂与流逝,感慨“驰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换”,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也流露出对当前孤独生活的无奈。
全诗在最后通过“满怀幽恨,数点寒灯,几声归雁”收束,寒灯与归雁的意象,象征着孤独与思乡,令人感受到浓厚的情感纠葛。诗人在对比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孤独中,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感伤,让人感同身受,思绪万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元宵夜的回忆,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现实孤独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情感纠葛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凤楼”主要象征什么?
A. 田园风光
B. 高贵与华丽
C. 乡村生活
“满怀幽恨,数点寒灯,几声归雁”中的“寒灯”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孤独
C. 愤怒
诗中的“去年元夜奉宸游”是指诗人参加了哪个节日的活动?
A. 端午节
B. 中秋节
C. 元宵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