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0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0:13
送汤半村西游
作者: 朱诚泳 〔明代〕
千里来游百二州,又骑羸马向西游。
萧条自叹冯唐发,凋弊谁怜季子裘。
渭水断鸿投远渚,陇山落木动高秋。
老怀料得行吟惯,不似寻常动别愁。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送别朋友汤半村时的心境。诗人远道而来游历了百二州,骑着一匹瘦弱的马向西方而去。面对萧条的境遇,诗人感叹自己如同冯唐一般的遭遇,感叹谁会怜惜季子那件破旧的裘衣。渭水边的鸿雁投向远处的沙洲,陇山的落叶在高秋的风中轻轻摇动。老怀自知习惯于吟唱,不会像寻常人那样因别离而感到愁苦。
朱诚泳,明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人生哲思的感悟。
此诗写于作者送别朋友之际,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和离别之感的思考,恰逢高秋时节,情感愈发浓烈。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境。开头两句,诗人以“千里来游百二州”的景象引入,表达了长途旅行的艰辛,随之“又骑羸马向西游”则传达了旅途的孤独与无奈。诗人在此将自己与古人冯唐做比较,意在强调自己的失落与被忽视。接下来的“萧条自叹冯唐发,凋弊谁怜季子裘”,更是用季子裘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映射出自己的处境。
在自然意象上,“渭水断鸿”和“陇山落木”分别代表了离别的伤感和高秋的萧瑟,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而最后两句则转向自我反省,表明诗人虽经历别离,但已习惯于这样的情感,不再像常人那样沉浸于离愁之中。这种情感的转变,使整首诗在悲怆中带有一丝淡然的哲思,显得尤为动人。
诗歌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传达出诗人虽有离愁,但已逐渐习惯与接受,展现了哲学思考的深度。
诗词测试:
“羸马”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冯唐”代表了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态度是:
答案: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了离别情感,但更侧重于友情的深厚与离别时的惆怅。而朱诚泳的《送汤半村西游》则更注重对自我处境的反思与哲思,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