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周仲觉三首 其三

《和周仲觉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4-30 16:13:26

诗句

春在梅边动,寒从月外来。

贫于萤不暖,心与烛俱灰。

此意悠悠著,从谁细细开。

病来更忧患,泪尽只馀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13:26

原文展示:

春在梅边动,寒从月外来。
贫于萤不暖,心与烛俱灰。
此意悠悠著,从谁细细开。
病来更忧患,泪尽只馀哀。

白话文翻译:

春天在梅花旁悄然流动,寒冷却是从月亮外飘来。
贫穷如同萤火虫般无力取暖,心情却像蜡烛一样黯淡无光。
这种思绪悠悠飘荡,究竟是从谁的手中细细展开的呢?
疾病降临更加忧虑,泪水流尽只剩下无尽的悲哀。

注释:

字词注释:

  • 梅边:梅花旁边,梅花是春天的象征。
  • :萤火虫,象征微弱的光亮,形容贫穷的生活。
  • :蜡烛,用以照明,引申为希望或心情的明暗。
  • 悠悠:形容思绪漫长而飘渺。
  • :悲哀、伤感之意。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梅花与春天,常常用来象征希望与生机;而“寒从月外来”暗示了孤独和寒冷的情感,与梅花的生机形成对比,表现出诗人的内心挣扎与忧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融入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晚年,正值人生多舛之时,心中充满了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与反思。诗中表现了他对生活困苦的感受,及面对疾病和忧虑时的无奈和悲伤。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对春天和寒冷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梅花则是春的代表,然而寒冷却从月外而来,让人感受到一种孤寂与无奈。诗人在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还将自身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传达出对生活境遇的深刻感悟。

诗中提到的“贫于萤不暖”,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贫苦与无助,萤火虫的微光无法带来温暖,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失落感。接着“心与烛俱灰”,蜡烛的光亮在诗人心中已然熄灭,表明了他内心的绝望与无助。

此外,“此意悠悠著,从谁细细开”,诗人感受到思绪的漫长与无尽,似乎在追问,这种复杂的情感究竟从何而来。最后一句“病来更忧患,泪尽只馀哀”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病痛和忧虑的感受,流尽的泪水只剩下深深的悲哀。

全诗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苦闷,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在梅边动:春天的气息在梅花旁边悄然流动,象征着生机。
  2. 寒从月外来:寒冷的感觉从月亮外面飘来,暗示孤独与忧郁。
  3. 贫于萤不暖:生活贫困,如同微弱的萤火虫无法取暖,形容无助。
  4. 心与烛俱灰:内心犹如熄灭的蜡烛,失去了光亮与希望。
  5. 此意悠悠著:这种思绪飘渺而悠长。
  6. 从谁细细开:这种复杂的情感究竟是从谁的手中发现的呢?
  7. 病来更忧患:疾病到来使得忧虑加重。
  8. 泪尽只馀哀:眼泪流尽后,只剩下无尽的悲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贫穷比作萤火虫,形象生动,突显无力感。
  • 对仗:如“春在梅边动,寒从月外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春天和寒冷赋予了人的情感,使得自然景象更具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面对生活困境与疾病时的无奈和悲伤,展现了对人生苦难的深刻思考。通过自然与内心的对比,反映了人在逆境中对希望的向往与现实的无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春天与希望,代表生命的活力。
  • :象征孤独与寒冷,暗示诗人的内心感受。
  • :代表微弱的光亮,形容生活的贫乏和无助。
  • :象征内心的希望与光明,失去时则感到绝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春天是通过什么意象表现的?
    A. 月亮
    B. 梅花
    C. 萤火虫
    答案:B

  2. 诗人对生活的感受是什么?
    A. 充满希望
    B. 无奈与悲伤
    C. 快乐与满足
    答案:B

  3. “寒从月外来”中的“月”象征什么?
    A. 温暖
    B. 孤独
    C. 快乐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杜甫《春望》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杨万里 vs. 杜甫: 杨万里的《和周仲觉三首 其三》与杜甫的《春望》皆表达对生活困境的感慨,但杨万里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杨万里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通过以上分析与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杨万里的这首诗,体会其情感的细腻与深刻。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王莽 蝶恋花(述怀) 西江月·梅花 和陶拟古九首 寄题梅宣义园亭 和子由蚕市 十月十六日记所见 踏青游 董卓 与梁先、舒焕泛舟,得临酿字,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鞭长不及马腹 作噩 妍手 装腔做势 高字旁的字 高山仰止 瞒上欺下 艸字旁的字 惊遽 包含遶的词语有哪些 长字旁的字 身字旁的字 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学谕 竹开头的成语 包含饧的词语有哪些 黍字旁的字 六月飞霜 列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