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3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36:17
过乐平悬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笋蕨都无且则休,
菜无半叶也堪羞。
满城都卖雪花荠,
昨日愁人未是愁。
这段时间山中的笋和蕨菜都没有了,真让人感到无趣;就连菜市场上连半片菜叶都没有,真让人感到羞愧。整个城市里只卖雪花荠,昨天愁苦的人今天反而没有愁苦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描绘了春天的农田景象以及时令的变化,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雪花荠的出现与人们的愁苦形成对比,表现了生活的无常。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生于江西。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之一,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战乱之余,生活的艰辛与物质匮乏使得诗人对时令的变化、食材的短缺表现出深刻的感受。通过简单的生活细节,反映出社会的现状与人们的心情。
杨万里的《过乐平悬》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春天时节自然的变化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诗的前两句以“笋蕨都无且则休,菜无半叶也堪羞”开头,描绘了一个物资匮乏的场景,突出一种无奈和羞愧的情感。笋和蕨是春天常见的美食,然而缺乏这些食材使得诗人感受到生活的乏味和困境。
后两句“满城都卖雪花荠,昨日愁人未是愁”则反转了前面的愁苦。尽管缺少了丰富的食材,雪花荠的出现似乎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这里的“昨日愁人”可以理解为那些因缺乏食物而感到愁苦的人,今天却似乎不再忧愁,反映了生活的无常和人心的变化。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关怀和对春天的期盼,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状态的感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既有忧愁又有希望的情感,使人感同身受,深刻而耐人寻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时令和食材的描写,反映了生活的不易与希望。它提醒我们生活中无常的变化,尽管面临困境,仍要保持对未来的期待和乐观的心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食材有哪些?
A. 笋、蕨
B. 雪花荠
C. 菜叶
D. 以上皆是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悲观
B. 无奈
C. 乐观
D. 不在乎
诗中“昨日愁人未是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愁
B. 释然
C. 怀念
D. 失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过乐平悬》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情,但前者更侧重于生活的无常和希望,而后者则更多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感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