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徐进斋得古铜香炉具象鼻眼博古图谓之象鬲属

《徐进斋得古铜香炉具象鼻眼博古图谓之象鬲属》

时间: 2025-04-29 13:30:00

诗句

在象数前钟鼻眼,出嚣尘外铸形模。

传香到手亲曾见,全胜人看博古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30:00

原文展示

徐进斋得古铜香炉具象鼻眼博古图谓之象鬲属
俞文豹 〔宋代〕

在象数前钟鼻眼,
出嚣尘外铸形模。
传香到手亲曾见,
全胜人看博古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古铜香炉的美妙和独特造型。第一句提到香炉的形状,像是钟的鼻眼,透出一种古朴的气息,仿佛它在喧闹的尘世之外铸造而成。第二句表达了香炉所散发的香气,触手可及,仿佛曾经见过它的芳香。这种香气让人感到胜过那些只在书画中看到的博古图。

注释

字词注释:

  • 象数:古代的器物、形象等。
  • 钟鼻眼:指钟形的部分,形似眼睛,形容香炉的外形。
  • 嚣尘:指喧嚣的尘世,暗指繁杂的世俗。
  • 博古图:古代文物的图画,通常表现古物的形态与历史。

典故解析:

  • 博古:指对古物的考察与欣赏,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 香炉:古人用于焚香的器具,象征高雅、洁净和文化修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文豹,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以其对古文化的热爱和对诗词的独特理解而闻名。其作品多描写物品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对古文化的重视与复兴期。诗人通过描绘古铜香炉,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同时也反映了社会风气的变化。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铜香炉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古代艺术品的欣赏与热爱。诗中的“象数前钟鼻眼”不仅描绘了香炉的形状,还映射出其内在的文化象征。香炉的外形与其铸造工艺,反映了高超的工艺水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在表达对香炉的喜爱之余,更是通过对比,显示出人们在现代生活中对古代艺术的向往与追求。诗中提到的“全胜人看博古图”,更是点出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渴望拥有真实的体验,而不仅仅是纸上谈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在象数前钟鼻眼:这里描绘了香炉的形状,暗示其古朴的艺术风格。
  • 出嚣尘外铸形模:强调香炉的独特性,仿佛在喧闹的尘世之外铸造,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 传香到手亲曾见:描写香炉散发出的香气,让人感觉亲切,仿佛亲身经历过。
  • 全胜人看博古图:表达了对香炉的赞美,认为它的美胜过那些在图画中可见的古物。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将香炉比作“钟鼻眼”,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其外观。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古代艺术品的欣赏和对传统文化的追求,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香炉:象征高雅、文化和精神的追求。
  • 鼻眼:强调形状的独特与美感,反映工艺的精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钟鼻眼”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香炉的形状
    • C. 一种花卉
  2. 诗人认为香炉的香气如何?

    • A. 不可闻
    • B. 亲切可感
    • C. 令人厌烦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月下独酌》中,诗人通过月光与酒的描写,表达了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俞文豹的这首诗相似,都是通过具体的物象来传达情感与思想,但俞文豹更侧重于对物品的细致刻画与文化内涵的挖掘。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物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清平乐 题介堪翁结婚纪念册,王夫人即世数载矣。此玉田慰陆壶天悼亡调也 清平乐 清平乐 清平乐 其十三 清平乐四首 其三 清平乐 去泰和水程,又是一番播迁 清平乐 清平乐 清平乐 游鼎湖山 清平乐 珊瑚网名书题跋卷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西开头的成语 贯朽粟腐 風字旁的字 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纳级 嚼吞 衣披群生 乛字旁的字 啮臂为盟 烦聩 祖宅 毛宝放龟 病字头的字 耳刀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走身无路 畜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