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4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45:12
霜后纪园中草木十二绝
风倒酴醾架,长条头抢地。
趁渠未萌芽,政可相料理。
这首诗描绘了冬霜之后,园中草木的情景。风把酴醾架(即葡萄架)弄倒,长条的枝条在地上搁着。趁着这些植物还没有发芽,趁机可以进行整理和修剪。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云溪,江苏常熟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农学家。范成大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田园诗著称,融入了对自然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他的诗作表现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细腻描写。
这首诗创作于冬末春初之际,正值霜后,草木尚未复苏,诗人通过描绘园中景象,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以及对农事的准备。这种时节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也反映了农耕文化的特点。
范成大的《霜后纪园中草木十二绝》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冬末春初的园中景象。在诗的开头,"风倒酴醾架"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酴醾架在寒风中被吹倒的场景,透露出一种苍凉的气氛。接下来的“长条头抢地”,则通过生动的形象,进一步强调了植物在冬季的萧条状态。
而“趁渠未萌芽”则展现了诗人面对这片萧条的园地,意识到农事活动的重要性。这里的“政可相料理”表达了诗人对于春耕的期待与准备,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勤劳的农民精神。
整首诗不仅是在描写自然风光,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范成大通过简单的意象,传达出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即将到来的春天的憧憬,表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理念。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自然变化与农事活动展开,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对农事的珍视,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中提到的“酴醾”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葡萄
c) 一种树木
d) 一种草
“长条头抢地”描述了什么状态?
a) 植物茂盛
b) 植物枯萎
c) 植物开花
d) 植物发芽
诗中“政可相料理”强调了什么?
a) 对自然的破坏
b) 对农事的准备
c) 对动物的保护
d) 对植物的欣赏
范成大的《霜后纪园中草木十二绝》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自然的美,但范成大更注重于农事准备的实际意义,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达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与哲理的探讨。范成大的作品更具生活气息,而王维的作品则更显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