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0:48
千里常思归,登台临绮翼。
才见孤鸟还,未辨连山极。
四面动清风,朝夜起寒色。
谁知倦游者,嗟此故乡忆。
在千里之外,我时常思念家乡,
登上高台,远眺绮丽的山影。
刚刚看到孤鸟归来,却还未能辨认远方的山脉尽头。
四周吹拂着清风,早晚都感到寒意袭来。
谁能理解那疲惫的游子,感叹对故乡的思念呢?
“倦游者”是常见的游子意象,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体现出一种游子心态。此类情感在古诗词中屡见不鲜,表现出游子在外的孤独和对故土的向往。
谢朓(约464年-499年),字允和,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曾任职于南朝宋,后因政治斗争被迫辞官。他的诗风清新俊逸,善于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临高台》创作于他流亡的时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人生漂泊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
《临高台》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佳作,诗人以“千里常思归”开篇,直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描绘了高台的壮丽景色,和自然风光的变化,借以引出游子内心的孤独与惆怅。诗人通过“才见孤鸟还,未辨连山极”的描写,展示了他对远方山脉的渴望与无奈。清风与寒色的交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换,使得游子的思乡之情愈加浓烈。最后一句“谁知倦游者,嗟此故乡忆”更是将整个情感推向高潮,让人感受到游子在异地的孤独与无助。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融入了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谢朓卓越的艺术才华与对生活的深思。
整首诗围绕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展开,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反映了人们在异乡漂泊的孤独与无助。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蕴含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展示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生活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孤鸟”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孤独与思乡
C. 美丽
诗人在哪个地方登高望远?
A. 山顶
B. 高台
C. 河边
诗中“千里常思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爱情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