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0:07
昧旦多纷喧,日晏未遑舍。
落日余清阴,高枕东窗下。
寒槐渐如束,秋菊行当把。
借问此何时,凉风怀朔马。
已伤归暮客,复思离居者。
情嗜幸非多,案牍偏为寡。
既乏琅邪政,方憩洛阳社。
清晨时分,喧嚣纷扰,太阳已落,尚未有时间离去。
夕阳余晖洒下,静静地躺在东窗下。
寒冷的槐树渐渐像束缚一般,秋天的菊花也该盛开了。
请问这是何时呢?凉风吹来,仿佛怀念着北方的马。
已然伤感于归来的客人,心中又思念离去的故人。
情感的寄托并不丰厚,书信往来却显得稀少。
既然缺乏琅邪的政治事务,便在洛阳的社中稍作歇息。
作者介绍:谢朓(约384-409年),字希声,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于东晋,卒于南朝宋。他的诗风清丽,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士人多有离散之感。谢朓在诗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对政治事务的无奈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叹。
《落日怅望·昧旦多纷喧》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清晨和黄昏的描写,展现出时光流转中的无奈与思索。开篇的“昧旦多纷喧”描绘了清晨的喧闹,紧接着“日晏未遑舍”则转入对日落时分的感慨,形成了晨昏交替的意象。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色的变化,更隐喻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幻。
诗中“借问此何时,凉风怀朔马”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往昔的追忆。此处的“凉风”不仅是自然的感受,更是情感的寄托,象征着对北方的怀念。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又提到“已伤归暮客,复思离居者”,流露出对离别与孤独的感伤。最终,诗人感叹“情嗜幸非多,案牍偏为寡”,显示出对生活的失落与无奈,尤其是在政治上无所作为的无力感。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推进,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体现了谢朓细腻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生活困境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昧旦”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凉风怀朔马”中“朔马”指的是什么?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