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4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49:11
殿前伸脚时,奴视高力士。
群阉旁吐舌,翰林醒不醉。
在殿前伸脚的时候,仆人看着高力士。
一群宦官在旁边吐着舌头,翰林院的学者却没有喝醉。
“高力士”是唐代名将,以力大著称,历史上有很多关于他的故事,常被用来象征力量和权威。诗中提到的“翰林”则是在唐宋时期,翰林院是一个集中了许多文人学者的地方,代表了文化和学术的高地。宦官在古代常常影响朝政,诗中描绘的场景可能反映了当时宫廷生活的复杂关系。
作者介绍:姚勉,宋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社会生活和人情世态。他的诗风简练而富有哲理,常常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反映更深层的社会问题。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宦官权势渐盛的时期,文人对宦官的不满与无奈在诗中有所表现。诗人通过描绘一个轻松而又带有讽刺的场景,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观察和批判。
这首诗以生动的场景描绘了古代宫廷的复杂关系。开头“殿前伸脚时”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轻松的场景,似乎在暗示一种权力的优越感。接着提到的“奴视高力士”,则是对地位低下者的无奈和对权力的渴望。高力士的出现不仅象征着力量,也隐喻了在权力中心周围的各种社会关系。
而“群阉旁吐舌”,则展现了宦官的傲慢与轻蔑,他们在权力游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同时又揭示了他们的卑微本质。最后一句“翰林醒不醉”,则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翰林院的学者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醒,他们的才智却被宫廷的奢华和权力所忽视。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展现了作者对社会权力结构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微小细节,反映了对当时社会的批判与思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古代宫廷的生活场景,揭示了权力与地位的复杂关系,反映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和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高力士”象征什么?
“翰林醒不醉”在诗中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群阉”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