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2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29:18
膏腴无旧业,安得辞苦辛。
倾赀输官府,丝粒谁上身。
追呼幸得免,所伤非窭贫。
连年遭水旱,无力事耕耘。
夜深望云汉,杲杲天无云。
四邻烟火绝,最苦繄荒春。
呼儿收橡栗,日入还负薪。
桃源邈已闭,后此无问津。
没有丰厚的积累,怎能摆脱辛苦劳作?
倾尽家财交给官府,生活的资源又由谁来供给?
呼喊着庆幸自己免于困境,但伤痛并非因贫穷。
连年遭受水旱之灾,无力再去耕种。
夜深时望向银河,明亮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
四周邻里的烟火都已熄灭,最苦的还是这荒凉的春天。
叫儿子去收集橡子和栗子,天黑后还得扛着柴火回家。
桃源之地早已关闭,从今往后再无问津之人。
陈德正是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关注民生疾苦。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描绘农民的艰辛,展现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田家诗》系列作品反映了农民在水旱灾害下的苦难与无奈,展示了社会底层人民对于生存的无力感。
《田家诗 其二》是一首反映农民生活艰辛的诗篇。诗人用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农民在自然灾害下的无奈与苦痛。开篇便点明了农民的困境:“膏腴无旧业,安得辞苦辛。”无论土地如何肥沃,若没有积累,便难以摆脱辛苦。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倾赀输官府”表达了农民对官府的无奈与依赖,生活的基本条件被迫交给了权力,而自身的生计却更加艰难。
诗人通过“连年遭水旱”来强调自然灾难的频繁,农民的无力感愈发明显。夜深时对着银河的“杲杲天无云”,暗含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但现实却是“烟火绝,最苦繄荒春”,周围的邻里都已无烟火气,生活的希望如同春天的荒凉一般无望。
最后两句“呼儿收橡栗,日入还负薪”更是将农民的日常生活与艰辛展现得淋漓尽致。桃源的关闭象征着理想生活的遥远与无望,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情对比。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而富有力量,深刻揭示了农民的生存现状和内心的无奈与痛苦。
整首诗深刻揭示了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力与绝望,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现实的残酷,展现了农民艰辛的生存状态。
诗中提到的“膏腴”指的是什么?
A. 贫穷
B. 肥沃的土地
C. 田园风光
答案:B
诗人通过哪些自然现象来表达农民的困境?
A. 雨雪
B. 水旱
C. 风暴
答案:B
“桃源邈已闭”暗示了什么?
A. 生活的希望依然存在
B. 理想生活的遥不可及
C. 自然环境的变化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