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7:3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30:25
相国来临处士家,山间草木也光华。
高轩行李能过李,小队寻花到浣花。
留赠新诗光夺月,端令老子气成霞。
无论藏去传诒厥,拈向田夫野老夸。
相国来到隐士的家中,山间的草木也显得光彩夺目。
高大车轿能穿过李树,小队人在花丛中寻觅到浣花溪。
留下的新诗光辉照人,如同明月,真让老子也感到气象如霞。
无论是藏去还是传扬,随便对田间农夫和野老夸耀。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自然,作品多描绘田园风光和人文情怀。他的诗文中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注,强调诗歌的真实和生活的美好。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时值国家动荡,社会环境复杂。杨万里与友人相聚,诗中流露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和谢》是杨万里的一首佳作,诗中通过描绘隐士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展现了诗人心中的理想与向往。首句“相国来临处士家”,便引出了主旨,隐士与权贵的交往,暗示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接着“山间草木也光华”,描绘出自然的生机与美丽,反映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热爱与赞美。
“高轩行李能过李”,这里使用了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车队的气派与自然的和谐。接下来的“小队寻花到浣花”,不仅传达了游人的兴致,更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动场景,使人感受到春日的生机与活力。
“留赠新诗光夺月”,诗人在此强调了诗歌的力量,能够像月光般照亮人心,展现了诗人对文学的自信与热爱。最后的两句则表达了诗人与农夫、野老之间的亲切关系,无论是隐居还是传扬,诗人都愿意将这份美好与他人分享。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情感,体现了杨万里对生活的热爱及人际关系的珍视。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文学的热爱,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友人和农民之间的和谐关系,流露出一种质朴而深邃的人生态度。
诗中的“相国”指的是哪个身份?
A. 农夫
B. 隐士
C. 宰相
D. 学者
诗中提到的“浣花”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条溪流
C. 一种诗歌
D. 一种活动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A. 田园生活与友谊
B. 战争与和平
C. 权力与斗争
D. 科技与进步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