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19: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19:40
昭君怨·咏荷上雨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午梦扁舟花底,
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
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
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
泻清波。
在午后的梦中,我乘着小舟在花丛之下,
西湖的烟水中弥漫着芬芳的香气。
突然听到急雨敲打船篷的声音,
我刚刚被梦惊醒。
却见池塘里的荷花在雨中舞动,
散落的雨珠又重新聚集。
聚成一窝水银般的珠子,
在水面上泻出清波。
本诗虽未涉及典故,但“荷”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高洁、纯净,寓意深远。荷花在夏季盛开,与水的结合更增添了诗的意境。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的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优美,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宁静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昭君怨·咏荷上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在雨中小舟游玩的场景,展现了杨万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深刻体悟。诗的开头,以“午梦”引入,营造出一种轻松而梦幻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在自然中陶醉的心境。随着雨声的突入,梦醒的瞬间,诗人从梦中回到现实,这个转变表现出一种梦幻与现实交错的美感。
接下来,作者通过“池荷跳雨”描绘了雨中的荷花,生动地展现了雨滴在荷叶上的舞动,体现了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灵动。最后的“泻清波”则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清波荡漾,仿佛能听到水面轻轻荡漾的声音,带给人一种宁静的感受。
整首诗在意象上非常丰富,既有梦幻的柔美,又有雨中荷花的生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思考。通过对细节的刻画,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仿佛置身于西湖的烟雨之中。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热爱与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急雨打篷声”是怎样的情景?
诗中的“池荷”指的是什么?
诗中“泻清波”表达了什么意境?
答案: 1-B,2-B,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