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0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07:13
原文展示:
直自凤凰城破後,掰钗破镜分飞。
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
今春还听杜鹃蹄。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白话文翻译:
自从凤凰城破之后,仿佛是把钗子掰断、镜子破裂一般,彼此分飞。
天涯海角之间,音信稀少。梦回辽海的北方,魂魄在玉关的西边断绝。
月亮虽能重圆,星辰也能聚合,为什么还是不见归人?
今年春天,我又听到杜鹃的鸣叫。年年望着塞外的大雁,已是十四次回归。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敦儒,字子文,号洱山,南宋时期的词人,因其词作清丽婉约而著称,尤其擅长表达离愁别绪。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诗人以个人的离愁来映射社会的动荡与不安。诗中所表达的悲伤与思念,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和平、团圆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直自凤凰城破后》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切感受。开篇“直自凤凰城破后”,直接引入了毁灭与失落的主题,凤凰城的破碎象征着理想的破灭,掰钗破镜则生动地描绘了夫妻的分离。诗中对天涯海角的描写,凸显了个体在巨大变故面前的无助感,音信稀少的无奈更增添了离愁的浓重。
在对梦境及魂魄的描写中,诗人展现了对故土的深深眷恋,辽海北的梦境与玉关西的魂断,仿佛在诉说着对家国的无限思念。接下来的“月解重圆星解聚”,则是对团圆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之间的对比,月亮与星辰虽可重聚,但归人的音信却依旧渺茫,令人心痛。
最后两句“今春还听杜鹃蹄。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以自然界的变化作为时间的象征,表现了每年春天的轮回,却依然无法带来归人的音信,令人倍感哀伤。这种反复的意象,深化了思念的主题,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无尽的愁苦与孤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刻反思,表现了人们在变故面前的无奈与期盼,渴望团圆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感。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背景交织在一起,令人深思。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凤凰城”象征着什么?
“掰钗破镜”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月解重圆星解聚”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