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7:25
举国听桓子,呼天诔孔丘。可怜倚楹女,徒为鲁君忧。
全诗翻译:整首诗的意思是:全国人民都在听桓子(桓公的故事),呼天喊地地咒骂孔子。可怜的是那倚靠在门楹上的女子,她仅仅是为鲁君感到忧虑。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季真,号临川,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词和诗,作品常表现出对时局的深刻思考和个人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民族危机的时刻,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忧虑与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开篇以“举国听桓子”引入,直接指出全国人民都在关注桓公的事迹,传达出一种时代的共鸣感。这种共鸣之后,诗人转向对孔子的咒骂,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质疑与批评。接着,倚楹女的形象出现,表现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力感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状的无奈,情感深沉而复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历史、道德与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忧虑,反映出个人在历史巨轮下的无奈。
诗词测试:
“举国听桓子”中“桓子”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诗中“倚楹女”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